Manus海外热度飙升,硅谷视AI“套壳”为新风口
AI导读:
AI工具Manus在海外引发广泛关注,多位科技界名人给予高度评价。但随着用户增多,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如服务器错误和幻觉问题。硅谷将AI“套壳”应用视作下一个投资风口,Manus的“套壳”问题在海外讨论较少。
在国内爆火后,AI工具Manus的热度终于传递到了海外。
周末,X平台上关于Manus的讨论逐渐增多。推特联合创始人杰克·多尔西称赞Manus为杰出的工作;Hugging Face的产品负责人Victor Mustar在体验后认为,Manus是他体验过的最好的AI工具;甚至有海外用户将其与Deepseek相提并论。
然而,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加,一些潜在问题也逐渐显现。部分用户指出,Manus在使用过程中经常遭遇服务器错误,还容易产生幻觉等问题。有用户认为,Manus或许在内容生产领域上表现不俗,但在编程和科学应用上,不如传统的谷歌搜索。科技媒体TechCrunch评论称,这只是创新前的一次炒作。
还有用户在测试时发现,Manus运行时的沙盒代码调用的是Anthropic的Claude Sonnet模型,并且加上了开源应用browser_use的代码。
3月10日,Manus联合创始人季逸超在社交平台透露,Manus产品使用了基于阿里千问大模型的微调模型,以及Claude等其他模型。
不过,对于Manus的“套壳”问题,海外讨论较少。他们普遍认为,Manus是一个重要的技术进步,无关套壳与否。这是因为,硅谷已将AI“套壳”应用视作下一个投资风口。
比霉霉演唱会还火,Manus热度传到海外。周末,Manus在海外引发的关注度甚至超过了泰勒·斯威夫特(霉霉)的演唱会。
在X平台上,科技作家Rowan Cheung率先讨论起了Manus。他认为中国的“第二个DeepSeek时刻”来了。Rowan不仅观看了Manus的演示,还花费了一上午时间进行实测。他命令Manus创建一个关于他个人的传记,并基于此传记部署一个网站。Manus成功完成了任务,且信息100%准确。
之后,Rowan决定测试一些更贴近现实的用法。他命令Manus找到旧金山最好的租车地点,要符合三个要素:低犯罪率、大量的AI活动和众多野心勃勃的年轻企业家。Manus为他提供了四个准确的选项。
最后,他测试了一项长时间研究任务,要求Manus创建一门关于内容创作人工智能的完整课程。Manus花了近2个小时完成,最终提供了一门包含8章的课程。
经过这些测试后,Rowan认为,Manus并非炒作,而是实实在在的产品。
在他之后,越来越多的硅谷人士开始关注Manus。
Hugging Face的产品负责人Victor Mustar使用Manus编写了一个飞机小游戏,并称其为体验过的最令人印象深刻的AI工具。他还表示:“Manus会杀死Vibe Coding。”(Vibe Coding是由OpenAI联合创始人Andrej Karpathy提出的概念,即提出需求就能让电脑自行生成代码)
推特联合创始人杰克·多尔西也转发了Manus的发布视频,并评论道,“杰出。”
风投公司Menlo Venture的AI投资负责人Deedy Das认为,Manus应该被大力宣传,它就是被承诺已久的AI代理。
生物医学科学家Derya Unutamz更是对Manus在研究方面的潜能大加赞赏。他认为,Manus比OpenAI的Deep Research更具有创新性和全面性。
随着Manus的热度在海外不断提升,不少用户开始体验。但是,随着使用案例的增多,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
首先是服务器容量不足导致的服务器错误和无限循环。
上文所提到的生物学家Derya Unutamz在使用Manus帮助生成研究报告时,在接近完成报告时发生了错误,第二次尝试时也出现服务器错误。
科技媒体TechCrunch在测试时也遭遇了同样的问题。因此评论称,目前看来,Manus只是技术创新之前的一次炒作。
除此之外,有用户还指出,Manus容易出现幻觉问题,更适合做内容输出,而不是编码或科学研究。
硅谷将AI“套壳”应用视作下一个风口。
有的用户在测试时发现Manus运行时的沙盒代码调用的是Anthropic的Claude Sonnet模型,并且加上了开源应用browser_use的代码。
对此,Manus联合创始人季逸超解释道:“我们确实使用了browser_use的开源代码。事实上,我们使用了许多不同的开源技术。我们将推出一系列致谢和合作。”
季逸超还补充道,在不久的将来,Manus团队将开源更多好东西。
除此之外,季逸超还承认,Manus调用的模型是Claude和微调后的阿里Qwen模型,之后还将更新到Claude 3.7。
海外用户对于Manus的争论主要集中在其功能是否如其宣传般强大。之所以海内外讨论的焦点不同,是因为硅谷早已将AI“套壳”应用视作下一个风口。
据外媒报道,现在硅谷的每一家风投公司都在热议一种新的初创公司类型,这些初创公司提供AI聊天机器人、研究工具和其他用于编程、临床医生和客户服务的软件应用程序,但这些应用几乎都基于其他AI开发商创建的大语言模型构建。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