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原股份考虑香港二次上市,生猪养殖巨头拓展融资渠道
AI导读:
牧原股份正考虑在香港进行二次上市,有望筹集至少10亿美元资金。公司近年来受生猪市场下行周期影响,A股股价走低。但2024年猪价回升,公司预计实现扭亏。此举或助力牧原拓展融资渠道,应对饲料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3月11日,全球生猪养殖巨头牧原股份(002714.SZ)正考虑在香港二次上市,有望筹集至少10亿美元资金,此举或助力其拓展融资渠道。
据报道,牧原正积极筹备股票发行事宜,审议工作正在进行中,相关细节如规模和时间或有调整。针对此事,牧原方面回应称,港股发行属重大事项,公司将依法依规公告,请投资者以公司正式公告为准。
牧原于2014年在深交所上市,发行价24.07元/股,其后股价持续攀升,2020年3月盘中曾触及139.92元/股。然而,受生猪市场下行周期影响,牧原A股股价近年来走低,截至3月11日,股价为37.80元/股,市值2065亿元。
同为A股上市猪企,温氏股份(300498.SZ)和新希望(000876.SZ)股价同样低迷。相比之下,港股上市的万洲国际(00288.HK)股价虽有所回落,但已自低点反弹。生猪饲养行业成熟,港股市场对这类企业估值或趋于保守。
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认为,内地A股企业赴港上市,或受中国资产概念及南向资金活跃支撑,能以较低成本融资。牧原自1992年起家,历经数十年发展,已形成集饲料加工、生猪育种、养殖、屠宰加工为一体的产业链。
数据显示,牧原2017年营收破百亿,2022年营收达1248.26亿元,净利润149.33亿元。面对行业下行周期,牧原2023年营收缩减至1108.61亿元,净亏损41.68亿元。但随着2024年猪价回升,牧原预计实现扭亏,净利润达180亿-190亿元。
为应对行业下行周期,牧原等猪企致力于降本增效。2024年,牧原生猪养殖完全成本持续下降,从年初的15.8元/kg降至年底的13元/kg。牧原表示,将持续探索低豆日粮技术,灵活调整饲料配方,以应对饲料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文章来源:时代周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