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AI初创公司蝴蝶效应推出的通用智能体Manus迅速走红,其“云端全能秘书”的定位引发市场热议。Manus能够独立思考并执行复杂任务,被视为全球首款通用Agent。其爆火让AI应用与硬件终端之间的博弈成为焦点,或将重塑产业链格局。同时,AI手机也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

近日,AI初创公司蝴蝶效应推出的通用智能体Manus迅速走红,其“云端全能秘书”的定位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和热议。这一创新产品,让AI应用与硬件终端之间的博弈再次成为焦点,或将重塑产业链格局。

一时间,Manus的内测邀请码变得极为抢手,官网注册页面甚至一度崩溃,邀请码在二手交易平台上被炒到了高价。同时,售价远高于非AI机型的AI手机也再度受到关注,引发业界对高价硬件存在必要性的讨论。

Manus的爆火源于其“执行力革命”。据团队介绍,Manus能够独立思考、规划并执行复杂任务,直接交付完整成果,在GAIA Benchmark测试中超越了OpenAI,展现了强大的实力。它不仅能够解压简历、分析股票,还能生成旅行攻略,甚至异步处理任务,被视为全球首款通用Agent。

与ChatGPT等对话式AI不同,Manus的核心能力在于整合多模态数据、调用API接口,通过“虚拟机+多Agent协同”降低使用门槛。它的流畅操作让人联想到近年火热的AI手机,但Manus更进一步,能够自主分析任务需求,制定执行方案,并最终交付完整结果。

目前,Manus主要在电脑端运行,尚未推出手机端版本。但面对其潜在挑战,AI手机厂商仍拥有显著竞争优势,包括隐私保护、用户习惯和网络依赖等方面。手机厂商也在积极自研大模型或引入外部大模型,以提升手机的AI能力。

业内人士指出,AI手机不会被任何单一技术取代,而是会不断叠加和互补新功能。随着AI产业的发展重心逐渐向应用端转移,AI智能体被广泛认为是推动大模型落地的重要场景。2025年被认为是AI智能体爆发的关键元年,AI Agent有望在B端率先商业化。

Manus与AI手机之间实际并无冲突,而是呈现出一种互补关系。随着Manus的不断发展,AI手机在技术升级方面的需求将愈发显著。未来,AI手机将变得更加个性化和智能化,能够适应个人行为并预测用户需求。

Manus的爆火不仅展现了AI应用生态的巨大潜力,也为AI手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当用户开始用“能否替代手机”来衡量一个云端产品时,恰恰证明了AI终端的价值。这不仅是AI手机的机遇,更是整个行业进化的催化剂。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