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科技主题飙升,中科海讯等个股涨停
AI导读:
3月13日,A股深海科技主题飙升,中科海讯、深水海纳、宝钛股份涨停。中信证券研报指出,深海科技被列入新兴产业,政府或将出台支持政策,核心公司投资价值凸显。中科海讯长期专注于高性能信号处理等领域,宝钛股份在深海装备用钛领域领先。
新华财经上海3月14日电(林郑宏)3月13日,A股深海科技主题飙升,深水海纳、中科海讯斩获20%涨停,宝钛股份亦强势涨停。14日开盘,深水海纳、中科海讯持续走高,中科海讯盘中再度涨停,深海科技板块备受瞩目。
中信证券最新研报指出,3月12日新华社发布的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将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的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深海科技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将“深海科技”纳入新兴产业范畴,彰显了政府对深海开发的战略重视。未来,政府或将出台更多支持政策和产业规划,随着产业建设步伐的加快,深海科技领域核心企业的投资价值将更加凸显。
研报进一步分析,由于电磁波(包括光)在海水中能量衰减迅速,传输距离远小于大气中,深海感知、通信、导航等多依赖于声学技术。通过换能器将声信号转化为电信号或光信号,在深海平台内或通过电缆、光缆传输至岸上进行分析。声电换能器(压电陶瓷)具备双向换能功能,主动发出声信号;声光换能器(光纤环水听器)灵敏度高,实践中两者均有广泛应用。随着光纤技术的快速发展,深海光纤及光纤环水听器应用比例持续提升,市场空间迅速扩大。
此外,传统潜航器多采用铝合金或高强度钢,潜深有限,多在200米以内,最大不超过1000米。在1000米深海,海水压强高达10.1Mpa,约为100个标准大气压。因此,深海潜航器壳体材料需选用钛合金。俄罗斯“共青团员”号钛合金核潜艇最大下潜深度达1020米,中国自主研制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采用特制钛制船体,成功完成7000米级海试,最大下潜深度达7062米。未来,随着深海科技的蓬勃发展,深潜平台放量有望带动钛合金需求的进一步释放。
新华财经观察到,中科海讯长期专注于高性能信号处理平台、声纳系统、仿真系统和大数据应用等产品的研发,与中科院声学所、中船重工和中船工业等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作为总体单位或核心配套单位参与了多个重要项目。近年来,公司结合新兴技术发展,在水声高性能信号处理平台、无人平台、水声大数据应用领域积极开拓,取得了显著成果。
值得注意的是,昨日涨停的深水海纳实则是一家工业污水处理企业,尽管公司名称与深海科技相关,但其主营业务与深海科技并无直接联系。

深水海纳主营业务构成
同时,宝钛股份作为中国钛及钛合金领域的领军企业,研制的4500米载人潜水器“深海勇士号”钛合金载人球壳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承担了6000米级、万米级载人潜水器钛合金载人球壳的研制任务,奠定了公司在国内深海装备用钛领域的领先地位。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