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芯片涨价潮蔓延,国产NAND厂商提价空间显现
AI导读:
存储芯片涨价潮已蔓延至国内市场,长江存储旗下零售品牌或将上调提货价格。国产NAND产品涨价已成事实,主要以3D NAND产品为主。随着AI应用刺激和海外原厂停产,国产NAND厂商获得提价空间。
存储芯片涨价潮已蔓延至国内市场。日前有消息称,长江存储旗下零售品牌致态或将于今年4月起上调渠道提货价格,涨幅或超过10%。《科创板日报》记者就此向长江存储求证,但截至发稿时(3月17日),尚未获得公司回应。
然而,国产NAND产品近期涨价已成不争的事实。一家国内存储模组厂商负责人向《科创板日报》记者透露,包括长江存储在内,今年所有存储芯片原厂的价格都在上涨。同时,几家存储芯片原厂的报价在同一时期内都比较接近,差异不大。其中,小容量NAND是这一轮涨价中最先有反应的品类,也是最早反弹的品种。
记者进一步采访了解到,本轮NAND涨价主要以3D NAND产品为主,而2D NAND今年价格始终平稳,未见明显拐点。目前,国内仅长江存储具备3D NAND量产能力,但其产能规模及供给有限。此外,有媒体报道称,美光、三星电子、SK海力士等厂商也将从4月起正式提高NAND闪存报价。
小容量NAND价格迎来反弹
消费刺激政策与存储原厂减产成为小容量NAND近期行情反转的重要原因。群智咨询(Sigmaintell)半导体事业部资深分析师王旭东表示,近期国家补贴等消费激励政策推动了电视、可穿戴设备等消费电子领域小容量NAND需求的显著提升。同时,存储芯片制造商转向大容量NAND生产,小容量eMMC等产品制造转由模组厂商承担,受到原厂晶圆定价的影响。
据了解,eMMC是由NAND与控制器芯片共同封装的标准芯片产品,国内佰维存储、江波龙等模组厂商均基于原厂NAND推出eMMC产品。未来,随着国补政策的持续推进及存储厂家的减产,存储供需或进一步趋紧。
目前国内多家芯片厂商已布局NAND存储芯片,如兆易创新、东芯股份、江波龙等厂商均有相关产品序列。然而,兆易创新、东芯股份的NAND产品均为2D SLC NAND,而当前国内2D NAND存储芯片价格平稳,并未出现涨价迹象。今年涨价主要集中在3D NAND,如海外原厂的MLC/TLC/QLC NAND产品。在国内厂商中,几乎只有长江存储有3D NAND的产品量产。
随着AI应用的刺激,小容量存储产品预计将有更多发展空间。在海外原厂停产后,相关产能有望进一步向国内转移。同时,国内厂家存储技术不断进步,如Xtacking架构的升级和294层NAND的量产,技术已可媲美全球头部厂家。
然而,国产NAND发展仍受限于产能和规模。据群智咨询估算,中国大陆存储厂家的NAND年产能仅占全球NAND总产能的5%左右。在全球价格上涨趋势下,国产NAND厂商获得提价空间,预计价格走势与国际同步。国外NAND厂商减产导致供应量缩减,而中国市场AI等新兴领域推动需求增长强劲,为中国大陆NAND厂商提供机遇。
根据群智咨询的数据统计预测,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末,存储原厂的库存普遍将维持在大约12至16周的水平。库存消耗及AI技术渗透将推动存储需求增长。预计到2025年第三季度,在供需紧张的情况下,存储价格或上涨。
(文章来源:科创板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