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拓宽财产性收入渠道,资本市场成关键
AI导读:
《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拓宽财产性收入渠道,包括稳住股市、加快中长期资金入市、丰富债券产品等。资本市场在居民财产性收入中扮演重要角色,未来政策将重点提升市场中长期回报水平,增强消费能力和意愿。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明确提出,要拓宽财产性收入渠道,其中包括多措并举稳住股市,加快打通商业保险资金、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企(职)业年金基金等中长期资金入市堵点,并丰富适合个人投资者投资的债券相关产品品种。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指出,资本市场在居民财产性收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财产性收入撬动消费潜能,展现了资本市场的枢纽地位和政策设计的系统性。这种资本市场与消费市场的联动设计,或将开启“财富效应—消费升级—产业转型”的新增长闭环。未来,资本市场的政策将重点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培育壮大中长期资金等方面入手,提升市场中长期回报水平。
《行动方案》特别强调了拓宽财产性收入渠道的重要性,并将稳住股市和丰富债券产品作为关键举措。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苏剑指出,稳住股市和楼市是拓宽居民财产性收入渠道的关键,稳定的资本市场能够为居民提供可靠的投资回报和预期,进而助推整体经济稳步向上。
202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将“稳住股市”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并提出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表示,《行动方案》首次在促消费文件中强调稳股市、稳楼市,并提出相应举措,以增强消费者的信心和底气。
目前,我国资本市场的投资者人数已超过2.2亿,其中大部分是中小投资者。为了增强资本市场的内在稳定性,《行动方案》提出加快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堵点。近年来,中长期资金入市已取得实质性进展,各类中长期资金所持A股流通市值大幅增长。
田利辉强调,要打通长线资金入市堵点,通过社保、险资等重塑市场定价逻辑,稳住股市。同时,证监会也在推动公募基金改革,提高长周期考核比重。此外,《行动方案》还提出进一步丰富适合个人投资者投资的债券相关产品品种,以满足居民财富管理需求。
证监会年初印发的相关方案也明确提出,要持续丰富债券ETF产品供给,更好满足场内投资者低风险投资需求。未来,随着债券指数基金的费率优势和工具属性更加凸显,其在居民财富管理中的作用也将日益增强。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