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近期A股市场震荡,财报披露季叠加经济数据波动,投资者需关注业绩确定性和估值匹配度。市场风格轮动加速,但主题投资热度不减。文章提出三条主线把握结构性机会,包括内需政策催化的顺经济周期资产、财报季业绩及科技转型牛主线。

  林隆鹏(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首席市场分析师)

  近期A股市场呈现震荡格局,市场风格轮动加速,但主题投资热度不减。进入3月下旬,财报披露季来临,叠加经济数据波动、外需不确定性增强,投资者需从理想转向现实,重点关注业绩确定性和估值匹配度,挖掘结构性机会。

  2月社融数据显示信贷总量增长但结构不佳,企业中长期贷款占比下降,居民信贷需求待提升。CPI同比增速维持低位,反映内需复苏力度不足。尽管地方推出生育补贴等政策,但其对经济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结构上而非全局。

  然而,市场已观察到决策层扭转经济形势和支持资本市场的决心,中国经济展现出强大韧性,短期股指下行风险可控,横盘震荡概率较大。投资者可调仓但不宜空仓,策略上应更看重增长逻辑与业绩变化。

  观察市场风格,当前大小风格分化处于历史高位。计算机、机械等热门主题行业换手率飙升,部分中小市值个股估值与业绩增速不匹配,交易结构需优化。A股存在明显的“财报效应”,财报披露期(4月/7月/10月),业绩对股价的影响尤为显著。3月下旬是过渡时期,中小市值风格的胜率和超额收益均有所回落。

  结构性行情机会涵盖科技创新、红利资产及顺经济周期行业。财报披露期临近,业绩验证期到来,科技板块情绪高点已过,市场关注点可能转向顺经济周期行业和红利资产。因此,短期市场配置需注重业绩与估值匹配,从三条主线把握机会:

  主线一,内需政策推动,低估值、低交易拥挤的顺经济周期资产迎来修复,如商贸零售、乳品等受益人口政策加码的消费板块,以及有色、基础化工、钢铁、建材等受益供给侧治理加码的周期行业。主线二,随着4月财报季临近,关注一季报业绩,家电、新能源、汽车(含摩托车)、工程机械等行业龙头业绩值得期待。主线三,科技“转型牛”趋势明确,军工、AI基础设施及智能驾驶等产业趋势明确的领域仍可关注。

  总之,当前市场处于政策预期与业绩验证的交织阶段,投资者需在理想与现实间找到平衡。在财报季这一重要过渡时期,唯有立足基本面、深挖业绩确定性,才能穿越迷雾,把握结构性行情中的阿尔法机会。短期内建议增配顺经济周期方向中的估值修复标的及红利资产,中期继续聚焦科技产业变革。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