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信达证券研究报告称,人形机器人量产步伐加快,特斯拉Optimus的量产时间表明确,国内外大厂纷纷布局人形机器人产业。灵巧手作为核心硬件,其传感层变化引起重视,国内企业正在发力传感器领域。

3月24日,信达证券发表研究报告称,人形机器人量产步伐加快,特斯拉Optimus的量产时间表已明确。特斯拉将2025年Optimus的量产预期上调至几千至1万台,相比原先预期有了进一步提升。特斯拉的量产计划将分阶段实施,2025年生产的机器人将在特斯拉工厂进行测试,而2026年则有望对外销售。在软件赋能方面,英伟达在大模型、数据和开发平台三大核心领域发力,致力于构建机器人底层开发生态,并与14家人形机器人企业展开合作,这有望加速机器人的落地进程。

产业趋势日益明显,国内外大厂纷纷布局人形机器人产业。海外方面,除特斯拉和英伟达外,其他科技巨头也在积极投资人形机器人企业、开发模型并探索应用方向。在国内,阿里、百度、腾讯等互联网企业开始尝试进入人形机器人领域;小米、小鹏等造车企业也在不断推进人形机器人的产业化,他们认为汽车企业强大的生产制造能力有望降低人形机器人的制造成本,从而加速人形机器人的落地。与此同时,国内人形机器人新势力已逐步开启量产模式,智元机器人在2025年1月累计下线1000台机器人,傅里叶机器人在2024年交付了100台,国内人形机器人厂商已经初步开启小批量验证阶段。

灵巧手作为人形机器人的核心硬件,其传感层的变化有望引起重视。灵巧手是人形机器人的关键配件之一,技术壁垒较高,是机器人触达真实物理世界的部件。目前,特斯拉已将自身的11自由度灵巧手升级为22个自由度灵巧手,国内宇树机器人也规划升级灵巧手,认为灵巧手有望成为机器人下一代迭代方向。手部传感器作为机器人感知周围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有望得到更多关注。随着机器人功能性的提升,传感器的使用数量和种类有望进一步增加。国内企业正在发力传感器领域,未来有望通过并购和自主研发的方式扩展传感器版图。

(文章来源:财中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