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3月27日,北京金融法院发布证券纠纷审判白皮书,指出证券虚假陈述纠纷频发,案件数量居高不下。近年来共受理证券纠纷案件9246件,占民商事案件44.07%。《白皮书》建议各方合力推动证券市场法治化建设,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

3月27日,北京金融法院召开“证券纠纷审判白皮书”新闻发布会,发布证券纠纷审判情况及《北京金融法院证券纠纷审判白皮书》(下称《白皮书》)。此次发布会聚焦证券纠纷案件数量持续高位、相关主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已成常态等问题。

北京金融法院副院长宋毅表示,法院将进一步贯彻倾斜保护中小投资者的金融审判理念,推动证券纠纷审判机制创新。

证券虚假陈述纠纷频发

北京金融法院副院长薛峰指出,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是最主要的证券纠纷类型,包括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重大遗漏及未按规定披露。近年来,证券纠纷案件数量居高不下,2021年3月至2024年12月,共受理9246件,占民商事案件44.07%。

薛峰还提到,虚假陈述行为中诱多型占比高达92.98%,证券欺诈责任纠纷中,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占比99.7%。

主体范围扩大,涉外案件增多

薛峰介绍了证券纠纷案件的特点:一是被诉主体范围扩大,投资者常同时起诉发行人、控股股东、董监高及中介机构,要求连带赔偿;二是涉境外上市发行人的案件增多,涉外证券欺诈纠纷将进入法院;三是新情况新问题涌现,如大股东违规减持、内幕交易与操纵市场索赔、特定债券市场法律适用等。

北京金融法院正探索“双轨双平台”机制、要素化审理模式等创新方式,推动适用科学方法计算投资损失。

各方合力推动法治化建设

《白皮书》建议,发行人应完善治理结构和内控管理,强化信息披露;中介机构应回归本源,勤勉尽责,提升专业服务水准;控股股东、实控人及董监高应各尽其责,保障上市公司和投资者权益。同时,证券监管部门、投资者保护机构、行业协会等应形成合力,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

作者:窦世平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