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今年以来,A股上市公司重要股东纷纷增持股票,传递市场信心。截至3月30日,已有305家公司发布或更新增持公告,其中75家首次发布增持计划,管理层增持金额累计达12.15亿元。央国企巨头也积极参与增持,市值管理政策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A股上市公司的重要股东纷纷增持股票,传递市场信心。据Wind数据,截至3月30日,已有305家A股上市公司发布或更新了增持公告,其中75家上市公司首次发布主要股东增持计划,管理层增持金额累计达12.15亿元。这一趋势受到政策引导和市场环境的共同驱动。

  添翼数字经济智库高级研究员吴婉莹指出,政策鼓励公司以增持等合规手段为市场传递信心,同时,企业通过增持稳定股价、对冲悲观情绪的客观需求也在上升。A股上市公司密集发布增持计划或实施增持操作,龙头公司“大手笔”增持频现,成为一大亮点。例如,格力电器5%以上股东京海互联计划增持金额不低于10.5亿元。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提醒,投资者在关注上市公司增持计划时,应结合公司基本面、行业趋势及市场走势进行综合判断。短期内关注增持力度与估值修复的匹配性,长期内跟踪公司治理改善与战略落地成效。投资者还需警惕增持带来的短期“信号效应”是否与上市公司基本面改善相匹配。

  多家央国企重要股东也积极参与增持,如中航成飞、中煤新集能源、北方稀土等。其中,北方稀土的控股股东包钢(集团)公司计划增持金额不低于5亿元。上市公司增持行为作为市值管理的核心策略,有助于实现市值动态平衡与可持续增长。国务院国资委发布政策文件,鼓励中央企业和控股上市公司建立常态化股票回购增持机制。

  吴婉莹认为,央国企增持活跃反映了落实市值管理考核、响应政策导向的主动性,市值管理政策有助于提升企业经营效率与创新,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基础。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