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5年3月29日,小米SU7在高速行驶时遭遇严重交通事故,造成3人死亡。小米回应称事故前车辆处于NOA智能辅助驾驶状态,未提及AEB状态。事故引发对智能辅助驾驶安全及电池安全的关注。


2025年3月29日,一辆小米SU7在高速公路行驶时发生严重交通事故。小米汽车回应称,事故前车辆处于NOA智能辅助驾驶状态。事发路段因施工封闭自车道,车辆检测出障碍物后提醒并开始减速,但驾驶员接管车辆后仍与隔离带水泥桩发生碰撞,碰撞前时速约为97km/h。

据蓝鲸新闻报道,安徽省陵市政府工作人员表示,该事故造成3人身亡。小米官方称碰撞发生后,立即与车主取得联系,并非车主本人驾驶。同时紧急救援呼叫车上乘员,并报警、呼叫120急救服务,此后警方抵达现场调查。

小米第一时间成立专项小组,30日赶赴铜陵,配合警方调查、取证等工作,并于31日晚依法向警方提交车辆行驶数据及系统运行信息。将继续全力配合警方,确保事件处理公开透明,并与事故受难者家属取得联系,全力协助善后事宜。

小米汽车官方公布的信息显示,事故车辆29日晚间激活NOA,时速为116km/h,随后提示轻度分心报警并提示驾驶员手握方向盘。NOA发出前方障碍风险提示后,车辆被用户接管,与水泥护栏发生碰撞。120救护人员半小时左右抵达现场。

在识别前方障碍物时,汽车会触发AEB功能,但小米通告中未提及事故车辆的AEB状态。一位智能驾驶技术人员指出,小米SU7标准版无激光雷达,夜间识别效果欠佳,可能存在障碍物识别不及时问题。车辆行驶速度超过100km/h时,AEB可能无法触发。

智能驾驶热潮下,车主仍需保证驾驶注意力,尤其在夜间行驶无激光雷达加持的情况下。从NOA发出减速请求到用户接管至碰撞,全程仅2秒左右,人为接管反应时间紧迫。

清华大学汽车系博士张抗抗表示,2秒时间可做出反应,但不一定能避免事故。小米未回应车门解锁问题,社交平台上有家属称车门锁死,电池爆燃导致无法逃生。一位造车新势力产品经理指出,国标要求车辆发生足以使安全气囊展开的碰撞时,所有车门应自动解锁。

车门电子解锁与车内12V低压平台相关,小米汽车产品手册显示,独立电池通常放置在车头,碰撞可能导致断电。蔚来等采用双12V平台设计,提供安全冗余。张抗抗指出,双路12V冗余供电可增加车门电动解锁概率,但剧烈碰撞导致车门机械变形严重时,解锁也难以打开。

即使车身变形无法打开车门,汽车公司也需保证后备箱作为紧急逃生渠道。在电子解锁系统失效时,手动拉开解除的机械锁将成为逃生保障。小米SU7每个车门配有机械锁,可在断电状态下紧急打开,产品手册也提供了后备箱紧急逃生方法。

此次小米SU7起火,电池安全受关注。事故车辆为SU7标准版,未配备电芯倒置技术,可能在电池安全方面存在差距。电芯倒置技术在极端情况下,将快速释放能量,保证乘员舱安全。小米汽车3月交付量超2.9万辆,累计交付量突破20万辆。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