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今年以来,各地证监局频繁通报上市公司董监高及其亲属违规交易股票事件,涵盖违规增减持等行为。法律界人士透露,违规交易频发主要归因于合规意识薄弱。为净化市场环境,监管部门坚持零容忍态度,严厉查处违法行为。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胡嘉树)今年以来,各地证监局频繁通报上市公司董监高及其亲属违规交易股票事件,涵盖违规增减持等行为,并对违规者实施处罚,旨在净化市场环境。

  据法律界人士透露,近期违规交易频发,主要归因于上市公司董监高等“关键少数”合规意识薄弱,对信息披露规则置若罔闻。为构建更健康的市场生态,这些“关键少数”亟需增强合规意识,提升合规能力,而监管部门则坚持零容忍态度,严厉查处违法行为。

  短线交易案例频发

  记者统计发现,今年以来,多位上市公司及新三板公司董监高及其亲属因短线交易被出具警示函。

  例如,浙江证监局3月对恒立数控股东张庆发出警示函,因其构成短线交易。无独有偶,天丰电源董事、副总经理刘洋的配偶也因短线交易被处罚。北京证监局也对合康新能董事陈自强及中化岩土董事王浩的母亲名下账户短线交易行为出具警示函。

  此外,兴业科技监事柯贤权也被采取行政监管措施,因其女儿名下账户存在短线交易兴业科技股票的行为。

  上海律协证券合规委员会主任黄江东表示,上市公司大股东及董监高因亲属短线交易受罚案例较多,反映出相关人员合规能力不足,疏于管理亲属账户。警示函是最常见的监管手段,责令购回股份或上缴价差也属常见措施。

  违规增减持问题严峻

  除短线交易外,上市公司关联方在增持、减持过程中的违规行为也是监管重点。

  江苏证监局对仕净科技股东田志伟出具警示函,因其违反减持承诺,未预先披露减持计划。湖北证监局也对一致魔芋监事会主席万静在未预先披露减持计划的情况下卖出股票的行为进行处罚。

  浙江证监局还处罚了一致行动人国投清创、水木丰华在卖出码尚科技股票时未及时公告并暂停交易的行为。

  黄江东指出,违规减持主要包括在不得减持时减持、超比例减持及信息披露违规等情形。违规增持同样受到监管关注,如杨兴礼在增持大洋生物股份至5%时未按规定停止交易,被浙江证监局处罚。

  为改善证券市场生态,黄江东建议市场主体加强合规意识,提升合规能力,并设立合规部门或岗位。监管部门则应完善规则体系,加大惩罚力度,提升执法效率,对恶性案件、典型案件从严从快打击。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