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事故引发广泛关注,智能驾驶安全成焦点
AI导读:
小米SU7标准版汽车在德上高速公路发生严重交通事故,导致三人死亡。事故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涉及电池供应商、智驾响应、车辆燃烧原因等问题。安全专家和法律专家对事故原因和责任认定进行了分析。
三条年轻的生命逝去,小米SU7汽车交付刚满一周年便遭遇重大事故,引发社会广泛关注。3月29日,一辆小米SU7标准版在德上高速公路池祁段行驶中发生严重交通事故。4月1日晚,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公开回应,表示小米不会回避。事故导致小米集团港股在3月31日至4月1日累计下跌8.9%,截至4月2日收盘,再跌4.19%。
小米SU7事故引发各方高度关注。对于车辆搭载的电池供应商,小米汽车客服回应称,标准版搭载的是比亚迪弗迪电池或宁德时代电池,而Pro版及Max版仅搭载宁德时代电池。宁德时代随即否认事故车辆使用的是其生产的电池。比亚迪则未予回应。
事故中的智驾响应、车辆燃烧原因、车门是否锁死及事故责任认定等问题,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了汽车安全专家和法律专家,对事故原因和责任认定进行了详细分析。
小米初步公布了事件始末,雷军表示将持续配合警方调查。3月29日晚,一辆小米SU7标准版在德上高速公路池祁段与水泥桩发生碰撞,导致车上三位年轻女生不幸离世。
4月1日,小米公司发言人首次回应事故,并介绍了初步了解到的事件经过。随后,小米汽车在微信公众号回答了公众关心的问题。
安全专家朱西产分析,事故发生时车速过快,驾驶员反应时间短,可能导致车门解锁失败。他强调,智能驾驶技术虽进步迅速,但如何应对驾驶员紧急接管状态下的操作错误仍是难题。
对于车门是否锁死的疑问,朱西产表示,在严重交通事故中,车门打不开的现象很常见。车门解锁失败可能因气囊未点火或电路中断。
小米汽车客服再次确认,小米SU7标准版搭载的电池供应商为比亚迪弗迪或宁德时代,随机安装。宁德时代再次否认事故车辆使用其电池。比亚迪仍未回应。
法律专家查志贤和贺晓博认为,事故涉及多重法律关系及主体,需根据交警部门调查结果确定责任。同时,车企在销售和宣传过程中是否存在渲染过度,也是判断其是否承担责任的关键。
此次事故对小米而言是创立以来最大的产品危机,也是中国智能驾驶行业的分水岭。车企们需重新审视用户生命安全的优先级,未来竞争的关键将从功能炫技转向极端场景下的生存率保障。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