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巨头抢滩机器人市场,荣耀华为等积极布局
AI导读:
《科创板日报》报道,荣耀已设立新产业孵化部,布局机器人领域。三星、小米、华为、OPPO等手机头部厂商亦纷纷加入,围绕“后手机时代”的卡位战悄然展开。家用机器人有望成为手机厂商下一代潜在的“智能终端”产品,但面临技术成熟度、市场需求等多重挑战。
《科创板日报》独家报道,荣耀已设立新产业孵化部,该部门下设具身智能实验室、具身数据实验室、交互安全实验室、动力总成实验室及仿生本体研究实验室,旨在把握新兴技术与新兴产业的发展契机,开拓全新增长路径,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第二增长曲线。除了荣耀,三星、小米、华为、OPPO等手机头部厂商亦纷纷布局机器人领域,围绕“后手机时代”的卡位战悄然展开。
荣耀新产业孵化部致力于通过全方位、深层次的战略布局与实践探索,开拓新增长路径。该部门招聘了机器人数据生成算法工程师、一体化关节设计师等实习生岗位,并面向社会招聘机器人相关的硬件系统工程师、规控系统工程师等,涉及机器人关节电机驱动控制板设计、双足运动控制算法研发、机器人数据生成和增强平台开发等。
手机巨头们集体抢滩机器人市场。vivo宣布成立“vivo机器人Lab”,聚焦消费级市场,首款产品有望在未来2-3年内面世。小米发布过“铁蛋”四足机器人和CyberOne全尺寸人形机器人,正推进仿人机器人在自有制造系统的分阶段落地。三星、OPPO等亦展示过相关布局,三星家庭智能机器人Ballie将于2025年正式量产交付,OPPO展示了小布家庭机器人和第三代四足机器人QRIC。
华为内部多个部门亦在推进机器人布局,包括云计算、车BU、终端BG等。华为已申请注册“MateRobot”商标,涵盖教学机器人、实验室机器人等。华为(深圳)全球具身智能产业创新中心已正式运营,并与多家机器人企业完成签约。此外,华为成立了东莞极目机器有限公司,注册资本增至38.9亿人民币。
苹果亦在秘密研发适配未来智慧家庭生态的机器人产品矩阵,涵盖人形及非人形两大技术路线。随着智能手机产业增长放缓,手机厂商亟需寻找新赛道。IDC、Canalys等机构预计,2025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增长将快速放缓至1.5%。荣耀、vivo等厂商将新增长点放在人工智能上,荣耀CEO李健宣布将从智能手机制造商向全球领先的AI终端生态公司转型,vivo中央研究院院长胡柏山认为机器人是手机行业的未来。
家用机器人仍处于发展早期,但需求正逐步增长。IDC中国研究经理李君兰表示,家用机器人有望成为手机厂商下一代潜在的“智能终端”产品。手机厂商在AI计算、传感技术等方面具备技术积累,可直接应用于机器人,推动其智能化发展。然而,“造机器人”比造“手机”难度更大,手机厂商切入机器人赛道仍面临技术成熟度、市场需求等多重挑战。
人形机器人主要落地在教育科研、文娱展示等场景,若量产只是“为用而用”,难以为客户带来实际业务运营成效,将影响人形机器人的持续发展。部分手机厂商进入机器人领域或为凑热闹,或想借机切入新赛道,或想丰富自身业务生态,打造新的业绩增长点。
(文章来源:科创板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