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4月7日,全球资本市场剧烈震荡,A股市场深度调整。公募机构认为短期波动源于情绪面冲击,中长期配置价值未变。多家机构指出,市场调整受地缘政治风险、海外市场波动及投资者情绪过度反应影响。公募机构对中长期结构性机会持乐观态度,认为A股市场有望在二季度迎来修复。

4月7日,全球资本市场经历剧烈震荡,A股市场亦出现深度调整。面对此次市场异动,国内多家公募机构迅速响应,提供专业解读,普遍认为短期波动源于情绪面冲击,A股市场的中长期配置价值并未因此改变。

多家公募机构指出,4月7日的市场调整主要受三方面因素推动:地缘政治风险导致全球避险情绪升温;海外市场波动产生的传导效应;以及投资者情绪面的过度反应。

创金合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金融地产研究员胡致柏指出,短期市场波动更多是对投资情绪波动的反应,这些“噪声”往往会被放大。历史经验显示,类似因短线流动性风险引发的调整通常都能迅速恢复。

长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城基金”)宏观团队认为,中国政策空间充裕,且市场对潜在刺激政策充满期待;若市场持续下行,政策资金或加速入市。

方正富邦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经理乔培涛认为,A股市场当前整体估值偏低,中国权益资产具有较高的投资性价比。随着二季度稳增长政策的持续加码,消费复苏将成为A股市场的重要支撑。

谈及后市投资策略,胡致柏认为,在短线避险情绪释放后,市场有望在政策预期下寻找底部支撑,市场“做多”力量将聚焦内需、科技自主可控等政策受益方向,但需警惕高位板块在市场流动性收缩下投资者减仓带来的压力。

长城基金宏观团队指出,在市场波动加剧期间,应适当规避风险,价值、红利方向具有更强的抗跌性。一方面,“高质量+高分红”的红利资产未来可能具备更高更稳定的股息率,配置价值凸显;另一方面,政策资金对大盘红利稳定板块的增持也有望推动板块相对收益提升。

尽管市场短期承压,公募机构对中长期结构性机会仍持乐观态度。长城基金经理曲少杰分析称:“中长期来看,市场情绪将逐渐稳定,投资者将重新评估企业基本面和股息收益。高股息资产因其稳定的现金流和较低估值,在市场动荡时期展现出较强的防御性。”

乔培涛认为:“从中长期维度看,我国制造业的竞争优势持续增强,特别是在新质生产力领域已形成显著领先优势,科技创新浪潮汹涌澎湃,持续看好以新质生产力为核心的成长性板块。”

公募机构普遍认为,随着政策预期升温及基本面边际改善,A股市场有望在二季度迎来修复机遇。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