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面对美国“对等关税”挑战,上市公司纷纷通过公告、投资者互动等方式回应,表示将通过优化全球布局、推动供应链自主可控等方式灵活应对关税政策不确定性,展现了对未来挑战的底气。

面对美国“对等关税”挑战,上市公司纷纷采取行动回应投资者关切,通过优化全球布局、强化供应链自主可控等策略,灵活应对关税政策带来的不确定性,展现了对未来挑战的底气。

优化全球布局 强化供应链韧性

一批上海上市公司针对美国“对等关税”进行了积极回应。这些公司或接受采访,或通过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将通过优化全球布局、提升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等方式,灵活应对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

对美业务占比小 影响可控

多家上海上市公司指出,因对美直接贸易占比较小,关税政策对公司业绩影响有限。沪产业公告称,美国加征关税对公司采购业务影响可控,对美销售占比极低。澜起科技也表示,美国交付产品营收占比小,关税调整直接影响有限。

华勤技术、复星医药等公司同样表示,关税调整对公司直接影响有限且可控。这些公司通过全球化布局及供应链自主可控策略,有效抵御了外部风险。

拓宽布局视野 保障供应链可控

为抵御外部风险,多家上海上市公司表示将持续加强全球化布局,提高国内供应商占比,确保供应链可控。沪硅产业计划加速国内供应商产品导入,韦尔股份将密切关注国际环境变化,持续优化供应链。

泰凌微、皓元医药等公司也已初步完成全球化产业布局,将继续加强供应链管理和优化,确保产品及时供应。

广东:完备产业体系 主动应对挑战

广东上市公司同样积极应对关税挑战。部分企业利用全球化运营能力降低关税影响,有的企业早已进行全球化生产布局,可灵活配合客户本地化交付。

道通科技表示,已提高美国本土安全库存,有信心达成年度业务目标。温氏股份、海大集团等企业也通过提前布局替代饲料原料、推行低蛋白粮等措施,降低对美国大豆的依赖。

美的集团加大海外生产基地建设力度,实现“区域供区域”供应布局,提升成本比较优势。

湖北:坚定“走出去” 以创新谋发展

湖北A股上市公司中船应急、久之洋等表示,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对其业务直接影响有限,将坚定实施“走出去”战略,提升抗风险能力。

中船应急称,将持续推进改革创新、技术升级,提高国内供应占比。久之洋表示,将持续关注国际贸易政策变化,通过优化供应链布局、国产化替代等措施提升自主可控能力。

福建:修炼“内功” 提升竞争力

福建上市公司凭借多元化的产销布局和不断提升的产品竞争力,积极应对美国“对等关税”挑战。南威软件、福龙马等企业通过全球化战略降低依赖单一市场风险。

华懋科技、通达创智等企业则在生产布局上实现多元化,增强技术创新与品牌建设。

河南:提质增效 构建抗风险能力

河南上市公司同样表示,美国“对等关税”对其业务影响整体有限、可控。飞龙股份、瑞贝卡等企业通过全球化、多元化布局应对关税政策变化,并通过优化成本结构、产品质量升级提升自身韧性和抗风险能力。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