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4月11日,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重组更名上市仪式在上交所举行,标志着“国君+海通”合并正式完成。合并后的国泰海通资本实力更雄厚,业绩亮眼,总资产达1.73万亿元,稳居行业榜首。


“国君+海通”世纪合并圆满落幕,中国证券业新巨头诞生。

4月11日,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国泰海通”,601211)重组更名上市仪式在上交所隆重举行。国泰君安A股证券简称正式变更为“国泰海通”,A股证券代码“601211”维持不变。

在国泰海通重组更名上市仪式上,上海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贺青致辞表示,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的合并重组,对于推动金融强国建设、增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全球竞争力和影响力、引领证券行业创新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合并重组后的国泰海通,资本实力更雄厚、业务体系更完善、专业人才更优秀、网络布局更广泛,将有力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贺青强调。

国泰海通党委书记、董事长朱健指出,国泰海通的成立是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关键一步,是证券行业追求一流投行的重要实践,是上海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重要战果。

2024年9月5日晚间,国泰君安、海通证券联合发布公告,正式宣布启动合并重组,这一中国资本市场和证券行业的标志性事件正式拉开序幕。

作为中国资本市场前所未有的创新举措,以及国际资本市场最复杂的收购合并之一,本次合并项目的推进速度远超预期。

目前,国泰海通的管理层及公司组织架构已尘埃落定。

4月3日,国泰君安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选举产生了17名董事,包括3名内部董事朱健、李俊杰、聂小刚,8名股东董事周杰、管蔚、钟茂军、陈航标、吕春芳、哈尔曼、孙明辉、陈一江,以及6名独立董事李仁杰、王国刚、浦永灏、毛付根、陈方若、江宪。这些董事将与后续职代会选举产生的职工董事共同组成国泰海通第七届董事会。

股东大会后,国泰海通第七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选举朱健为公司董事长、周杰为副董事长,并聘任李俊杰为公司总裁,其他高管包括毛宇星、谢乐斌、罗东原、聂小刚、潘光韬、张信军、陈忠义、韩志达等副总裁,聂小刚兼任首席风险官、董事会秘书,张信军兼任首席财务官,赵宏为总审计师,俞枫为首席信息官,赵慧文为合规总监、总法律顾问。

组织架构方面,国泰海通设立了财富管理、研究与机构业务、投资银行业务、固定收益业务、权益业务、信用业务、金融科技等7个业务或管理委员会,并设有41个总部部门。整合后,国泰海通拥有上海、浙江、北京、深圳、广东、江苏等44家分公司,各类子公司将在过渡期内并行运作。

业绩方面,国泰君安发布的《2024年年度报告》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33.97亿元,同比增长20.08%;净利润达到130.24亿元,同比增长38.94%。截至报告期末,国泰君安总资产首次突破万亿规模,达到1.05万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13.22%;基本每股收益为1.39元/股,同比增长41.84%。同时,随着海通证券A股股票终止上市,国泰君安作为存续公司还披露了模拟合并的2024年度财务报表审阅报告。

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末,模拟合并后的公司总资产达1.73万亿元,归母净资产3283亿元,资本实力稳居行业榜首;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118.22亿元,行业排名第一;投资银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46.03亿元,同样位居行业首位。

截至4月11日上午收盘,国泰海通A股报16.75元/股,涨幅0.96%。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