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南向资金4月以来持续布局港股市场,加仓超千亿港元。主要流向消费和科技行业,机构青睐“哑铃策略”。港股市场有望迎来修复机会,但南向资金流入速度短期有所放缓。

21世纪经济报道特约记者庞华玮广州报道 在复杂外部环境下,南向资金持续布局港股市场,4月以来加仓超千亿港元,成为港股市场的坚定支持者。这一趋势尤其在4月7日至4月11日港股大幅下跌时更为明显,南向资金踊跃抄底,单周净流入累计822.53亿港元。

4月1日至4月17日,仅12个交易日,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就达到了1658.08亿港元。其中,有7个交易日单日净流入超100亿港元,4月9日更是创下有史以来单日净买入最高纪录,达到355.86亿港元。

业内人士指出,南向资金主要流向消费和科技行业。机构在港股投资上青睐“哑铃策略”,即布局港股的两类资产:一类是以互联网龙头为代表的科技股,另一类是低估值、高股息的红利股。这一策略在2025年一季度得到了验证,南向资金净买入金额排名第一的行业是非必需性消费,包括汽车、零售等;排名第二的行业是资讯科技业。

此外,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港股在估值方面处于全球主要资本市场的低位,是理想的资金流入地。虽然近期受到关税政策的影响,A股和港股都出现震荡调整,但南下资金依然去抄底港股的优质资产。

展望未来,招商基金认为,在科技行情带动下,港股有望迎来修复机会。排排网财富研究员卜益力也表示,港股科技板块已回归至合理区间,当前估值吸引力再度凸显。不过,他也指出,在短期技术性反弹后,南向资金流入速度有所放缓,预计短期内将采取“逢低吸纳”的波段操作策略。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