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美国对等关税正式生效,中国跨境电商从业者面临行业震荡。企业采取灵活调整价格、开拓多元市场等策略应对关税影响,寻找新的增长点。行业洗牌加速,合规发展成为未来铺路的关键。

“这就像一场无法预测的闹剧”。

4月的一个深夜,深圳跨境电商协会会长王馨的办公室依然灯火通明。手机屏幕上,新建立的“关税应对群”里消息提示音此起彼伏,上百位跨境电商老板的头像在对话框里频繁闪烁。

“美国关税真落地了,800美元免税额度说砍就砍,我的利润怎么办!”“关税来真的,大伙儿什么情况?”……企业主的消息如潮水般涌来,这些不断弹出的问题背后,是中国跨境电商从业者正在经历的行业震荡。关税战持续,但中国拥有着无可比拟的全产业链优势。

4月9日,美国所谓“对等关税”正式生效。4月15日,美国白宫网站发布关于“232”调查的事实清单,称由于中方对美关税反制,中国目前面临最高达245%的关税。

美国乱舞关税大棒,从业者的心情犹如坐上过山车。风暴眼中,中国商人正用“市场重构”书写突围故事。有人在开拓新市场,有人在调整产品结构准备涨价,有人在淡定观望,打磨产品。

风暴眼中的成本博弈:有卖家美国订单量减少30%以上

在天津既明跨境产业示范园区的会议室里,执行董事宫振娜正在给入驻工厂老板做政策解读,演示文稿显示着不同市场的关税对比。

“别被‘关税暴涨’吓到。”她表示,尽管关税波动,企业通过调整价格、开拓多元市场,能将影响控制在可控范围。她举例,一个货柜的地毯关税可能增加1万美元,但分摊到单个产品上,每件成本仅增加30元,售价微调即可覆盖。

中小卖家的压力相对较小。某宠物眼镜卖家物流成本(包税)从3000元涨到4000元,但35美元的客单价足以消化涨幅。跨境电商卖家能避开高额关税或将关税成本转嫁给消费者,传统外贸就没这么幸运,部分工厂订单量减少至少30%。

广州进出口商会执行会长谢卓亨,也是一位3C产品资深卖家,表示:“我们有各种方法把关税的影响降到最低。”

在货物申报时,部分卖家会利用集拼和拉平货值申报来降低税负。跨境电商卖家一般能避开高额关税,传统外贸就没这么幸运。

“传统外贸主要是供给线下门店,中间环节多,进口商缴纳关税后,零售商不愿承担高额关税,导致订单下滑。”谢卓亨感慨:“政策多变,企业主们大多观望。”

谢卓亨认为,中小卖家产品丰富多样,价格不高,关税增加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影响不大,而大品牌产品价格翻倍,消费者购买意愿大幅下降。这是中小卖家拓展市场份额的好时机。

宁可少赚,也要跳出美国市场

年初,各跨境电商行业协会已对美国市场不稳定因素制定预案,引导企业缩小美国市场份额,转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王馨坦言,当看到包税货运价格上涨时,她意识到“必须跳出美国市场”。多家媒体报道称,美国“对等关税”导致进口价格上涨,预计下半年洛杉矶港集装箱吞吐量将下降。

张磊的办公桌上摊着最新的美森轮船报价单,价格叠加关税款,他忍不住皱眉。中小卖家咨询量激增,但下单量减少。美国线业务量下滑,日本、东南亚航线咨询量增多。

面对美国市场的不确定性,“多市场协同”成为共识。宫振娜透露,卖家已布局日本、中东等新兴站点,北美站重要,但卖家们学会了“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比起绕道送货到美国,更多卖家关心如何开拓第二市场。一童装品牌创始人正在讨论中东市场选品策略,她认为,找准市场需求,关税成本可被产品溢价覆盖。

“我们在欧洲的增速非常好,今年法国订单量是去年的3.6倍。”黄瑞华说,做了多年欧洲市场,今年增长迅速。

王馨将这种转变总结为“跨境电商2.0时代”:1.0时代大家扎堆美国铺货,经历亚马逊封号潮后,企业开始多品牌、多市场布局。

王馨每天要见多个平台或品牌负责人,推动“新兴市场扶持计划”落地。还与非洲、中东等国家的华人商会会长联系,期望携手将产品订单拓展到这些国家。

各地协会也在与政府沟通协作,希望借助政府力量,与各国商务、海关等系统合作,推动互惠贸易,为中国企业开辟更广阔的国际市场空间。

行业洗牌局:危与机并存

天津一位从事汽配行业的跨境卖家张茂略显淡定,下决心要“修炼内功”、抓住机遇。

张茂表示,关税影响尚不显著,主要体现在物流成本微增上。

张茂认为,关税调整引发行业洗牌,缺乏供应链、物流及海外仓优势的国内小卖家面临较大压力,而对于深耕行业、具备资源优势的企业来说,是发展机遇。

汇智集团创始合伙人边疆提醒,地缘政治因素影响下,关税对垒给跨境电商企业带来难题。

他指出,跨境电商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是海外销售主体缺失,企业需要在海外建立自营销售或运营主体。

边疆提到,还需警惕因中资背景带来的法律风险。除了显性成本压力,隐性合规风险更需警惕。

边疆提醒,合规是进入全球市场的通行证。欧美市场对合规要求越来越高,提前布局认证体系,做好合规工作并积极寻找第二市场,为未来铺路。

中国跨境电商参与者展现出的不是被动观望,而是主动破局。他们用精准的成本核算化解短期冲击,用全球视野重构市场版图,用合规发展为未来铺路。

随着美国“对等关税”政策落地,中国政府、企业迅速反应,推进内外贸一体化,为外贸企业拓宽贸易渠道、开拓国内市场。

正如一位跨境电商卖家所说:“关税或许能暂时挡住通往某个市场的路,但挡不住中国企业走向全球的脚步。”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程子姣

(文章来源: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