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浙江证监局发布文章,鼓励重点审计机构发挥“吹哨人”作用,主动报告审计项目问题,提升执业质量。近年来监管层多次提及“吹哨人”制度,完善举报奖励机制,强化中介机构责任。多地监管机构要求审计机构发挥“吹哨人”作用,对知情不报者将严惩。

近日,浙江证监局官网发布了《浙江局现场督导重点审计机构,宣贯“吹哨人”理念》的文章。其中透露,浙江地区1家大型审计机构,主动报告1起审计项目因不恰当确认收入而规避退市风险警示的情况。浙江证监局借此案例,鼓励重点机构成为“吹哨人”,并表示将加强对重点机构的监管,提升审计机构执业质量。

业内人士指出,受利益驱使,目前中介机构主动“吹哨”的行为尚不普遍,浙江这一案例具有重大意义。在国内资本市场,“吹哨人”较为少见,但近年来监管层提及、鼓励“吹哨人”的次数明显增多。

2025年3月6日,证监会主席吴清强调健全防治财务造假长效机制,完善“吹哨人”制度,压实中介机构责任。此前,证监会已与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完善线索举报奖励制度,发挥内部“吹哨人”作用,提升违法违规发现能力。

2024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通知,提及完善财务造假等重大违法违规行为内部人士举报奖励机制,保护“吹哨人”合法权益。此外,多地监管机构在2024年年报审计工作中,均要求审计机构发挥“吹哨人”作用。

对于知情不报、明知而不揭示的行为,监管部门将坚决立案稽查、从严处罚。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多地监管机构均强调审计机构要当好资本市场的“吹哨人”,提升公众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质量。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e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