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人形机器人踏上半马赛道,标志着未来工业生态竞逐开启。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因承载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赛事备受瞩目。松延动力等科技企业积极参与,展示了中国智造产业链的实力。人形机器人市场热度攀升,但仍面临技术挑战。

  【开栏语】:

  人形机器人踏上半马赛道,标志着未来工业生态的竞逐已然开启。北京亦庄21.0975公里的赛道,不仅考验着钢铁躯体的耐力,更是中国智造产业链的立体展示。从南海子公园到国家信创园,这条赛道见证了机器人产业从实验室走向现实的“成人礼”。

  这场半程马拉松的独特之处,在于将机器人产业链具象化为竞速单元,成为产业升级的催化剂。赛事背后,是双足机械与智能传感、高能电池、柔性关节等关键技术集群的集体冲刺。终点不仅在信创园,更在智慧工厂、物流分拣线及万千服务场景。人形机器人的耐力突破,预示着中国智造产业革命的新起点。

  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将于4月19日开赛,今年因承载“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而备受瞩目。来自全国的21个人形机器人战队将与人类运动员同场竞技,共跑同一路线,但拥有单独赛道,全程采用铁马或绿化带隔离,确保人机安全。

  赛前,《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实地探访了松延动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的备赛情况。该公司专注于人形机器人与具身智能,本次参赛的N2人形机器人身高约1.2米,重量约30千克。松延动力已累计完成五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嘉兴天启资本、英诺天使基金等明星机构。

  备赛过程中,N2机器人经历了从无法跑完全程到稳定完赛的蜕变。松延动力对脚踝固定进行了调整,并给机器人穿上了减震运动鞋。电机过热也是人形机器人面临的难题,团队在测试结束后立即为机器人电机喷制冷剂降温。

  据《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竞赛规则》,鼓励机器人全程奔跑、不更换电池。松延动力派出两支队伍参赛,策略各异:“旋风小子”队展示极限运动能力,“小顽童”队则求稳。公司期待两支战队各自用1台机器人跑完全程。

  人形机器人市场热度持续攀升,据预测,202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销量有望达到1.24万台,市场规模63.39亿元。然而,商业化落地仍面临技术成熟度和市场需求等挑战。松延动力表示,将持续做好本体采集设备,推动算法发展,并探索全身运动控制的商业化途径。

  本次赛事不仅测试了全身运动控制算法极限性、机器人本体稳定性等,还提升了大众对机器人的认知。松延动力计划推出优化后的N2拉高版本E1,增加自由度,可完成上肢操作任务。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