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随着金融行业进入存量竞争时代,不少券商员工选择转型公务员,寻求职业稳定性和保障性。文章分析了券商人才转型的原因、优势及难点,并指出转型需匹配个人发展曲线。

  蓝鲸新闻4月18日讯(记者王婉莹)脱下西装换上制服,“金领”上岸捧起“铁饭碗”正成为金融人转型的一大写照。随着各地公务员招录陆续公示,行业感知愈发明显,不少券商员工在名单中露脸,券商人才转型公务员蔚然成风。(图片来源:北京税务局)

  为何出走?一位前投行人士向蓝鲸新闻记者直言,“月薪2万‘卷’成乙方,青春在项目中流逝却难见成果,体制内或者类体制单位的稳定成了‘救生圈’。”

  事实上,券商从业者“上岸”有一定优势,譬如,都有过硬的学历和专业背景,普遍外型和表达能力较强。自然,脱下西装也有代价,体制内收入普遍低于券商,晋升通道更趋固化和隐蔽,但胜在稳定性和保障性,以及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之间的平衡。

  来看最近几年的券业人才迁徙案例——有人考公榜上有名转捧“铁饭碗”;有人奔赴上市公司出任高管或董秘;有人转型地方国资或城投,从全市场化转入半市场化;还有人选择“单干”,不乏选择知识变现卖课、主理人等等。转型潮背后,是行业整体降薪转型、职业预期崩塌的叠加效应。

  努曼陀罗商业战略咨询创始人霍虹屹向记者指出,“转型不是选平台,而是选曲线。年轻人的‘资源杠杆’在市场化机构,而中年人的‘稳定诉求’在体制内。但若未来市场回暖,那些带着政策资源与人脉的‘上岸者’或‘破圈者’,亦可能杀回金融圈。”

  券业“金领”转身奔赴“铁饭碗”

  随着2025年公务员招录进入公示期,一份份拟录用名单揭开金融人才“迁徙”的路径。记者观察到,国家税务局2025年拟录用公务员名单中,有9名来自证券公司的从业人员尤为醒目,中信建投证券、东方证券、南京证券、国金证券等数家机构的分析师、保代、客户经理,集体“脱下西装换上制服”。(图片来源:上海市公务员局)

  无独有偶,3月31日,财政部公布拟录用公务员和参公单位工作人员名单,光大证券一投行人的名字赫然在列;上海市公务员局4月7日发布的首批录用名单里,来自国泰君安证券、东方财富证券等数10家机构的15名券商从业者也实现“上岸”。

  事实上,券商员工上岸有固有优势,记者查看发现,不少岗位备注明确优先考虑“具有资本市场从业经验者”。税务系统招考中,财会、法律等专业需求与券商从业者的技能高度契合。税务稽查岗要求的财报穿透能力,与投行尽调逻辑高度契合,券商从业者积累的财务分析、合规风控经验,也可应用于特定岗位。

  恰如部分从业人员感慨,“转型没有明确的优劣、对错之分。人到中年,体力精力不太能跟得上,体制内可能待遇下降了,但在行业整体降薪的大趋势下,本就没有高薪的诱惑,加上体制内的稳定性和保障性,还能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之间平衡,对于‘非卷王’来说也是个好方向。认清自己想要的,做好阶段性选择。”

  霍虹屹向记者分析,对于处于职业早期、精力旺盛、目标明确的券业年轻人而言,市场化机构的高强度、高回报机制能加速成长,是打基础、积资源的最好平台。而进入职业中期,对开始追求稳定、可控节奏以及社会资源平台的从业者来说,体制内的规则清晰、边界明确、路径可预期,可能更契合其阶段性目标。

  部分券业人员考公“上岸”也投射出行业的变化和转型,客观上加速了人员流动。不同于早年券商行业高速扩张期,高薪和市场化激励吸引了大量人才,如今行业进入存量竞争时代,工作性价比下降,促使从业者重新评估职业价值。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证券行业共有32.83万名从业者,与2024年初相比净流出超2万人,主要是一般证券业务人员、证券经纪人减少所致。

  转型的主要难点在于认知切换和能力适配。原本在项目节奏快、结果导向强的券商环境中工作,若转入节奏缓慢、流程严谨的体制内单位,可能出现不适。

  设法“留在牌桌上”

  当前左右券商从业人员生存状态的根本原因和现象有以下,首先,收入的上限被锁死,预期在不断下降;其次,目前市场上发行了大量宽基指数,主动型管理产品的份额降低,行业资源向被动投资倾斜,主动型策略更难获取超额收益,各个环节的降费使得主动的、更依赖人力的如研究、投资领域,被认为是式微的,这类从业人员也能明确感受到职业瓶颈和寒意。

  由于投行本身壁垒较高,与多数行业适配度并不高,从转业方向来看,可以内部调度到债券部门,也可以进入投资机构、市场化机构寻求岗位,或是去上市公司做董秘或证券代表。

  “上岸”后亦有回流空间

  虽然部分券商从业人员选择“出逃”,但整体看,金融“白领”仍是市场上性价比和社会形象不错的岗位。近一两年来券商行业人员的流动意愿并不算强,投融资、财务审计等职能岗位和科技岗位跳出行业后职位匹配程度相对较高。

  霍虹屹指出,人才的流动是受行业周期和个人阶段共同驱动。当金融行业处于收缩期,体制内的稳定性确实构成吸引力,但如果未来市场回暖,特别是投行、资产管理、财富管理板块重获增长动能,部分曾经‘上岸’的人才有可能重新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