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4月19日,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开赛。公募基金一季报显示,多只机器人概念股获基金增持。多位基金经理预计,2024—2026年机器人行业将呈现百倍增长速度。投资需在细分领域做出取舍,布局确定性与挖掘弹性并重。


4月19日,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在北京亦庄开赛,来自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和优必选科技的“天工Ultra”以2时40分42秒的成绩冲线,夺得桂冠。这场赛事不仅是科技实力的较量,更预示着资本市场的新风向。公募基金一季报显示,“机器人”已成为高频热词,多只机器人概念股获基金增持,贡献丰厚收益。

机器人概念股获基金青睐

公募基金2025年一季报陆续出炉,多只机器人概念股获基金加仓,成为收益关键。例如,平安先进制造主题基金一季度涨幅达53.65%,位居股票型基金榜首,该基金重仓人形机器人板块,规模从0.48亿元激增至13.21亿元。

一季报显示,该基金大幅加仓恒立液压、浙江荣泰、奥比中光、三花智控、龙溪股份等机器人概念股,这些股票一季度涨幅均超50%,贡献显著收益。其中,恒立液压还获得国投瑞银旗下多只基金加仓。

此外,华富科技动能、中欧碳中和基金加仓三花智控,中欧盛世成长、永赢新能源智选、长城久鑫、德邦高端装备等基金加仓浙江荣泰,平安先进制造、中欧盛世成长增持龙溪股份。

长城久鑫基金经理余欢透露,一季度调研了多家机器人本体企业和零部件公司,发现行业发展迅速,地方政府大力支持,企业积极布局。他预计今年为机器人量产元年,将有大量机器人在工厂落地,为未来放量做准备。

机器人行业增速惊人

多位基金经理在一季报中阐述机器人板块投资逻辑。永赢新能源智选基金经理胡泽认为,电动化推动智能化,新能源汽车企业将受益于智能化浪潮,向机器人等AI方向拓展,培育新增长点。

此外,国内机器人本体厂商方案与海外大厂出现差异,显示国内厂商在降本和技术改进方面能力较强。中欧信息科技混合基金经理杜厚良预计,2024—2026年,机器人行业将呈现百倍增长速度,规模从不到10亿元增至近1000亿元。

平安先进制造主题基金经理张荫先认为,人形机器人产业将对标智能手机与电动汽车,持续周期更长,赛道容量更大。多家企业已立下2025年量产交付千台级别以上人形机器人目标,产业逐步迎来量产时刻。

投资需细分取舍

然而,一季度末以来,人形机器人板块出现调整。多位基金经理提示短期风险,并透露新的调仓逻辑。融通新能源汽车主题基金经理王迪认为,智能驾驶技术未来可迁移至机器人等领域,打开市场空间。但目前机器人零部件领域需求未明显起量,商业化不明,竞争激烈,需优胜劣汰。

张荫先透露,在机器人板块短期上涨后,他逐渐在细分领域做出取舍,布局感知类零部件、新制造工艺、潜在新型电机方案、整机组装代工商、积极拓展机器人业务且估值偏低的公司等。

这符合产品一贯投资方法:一方面布局确定性,寻找高概率进入供应链的公司;另一方面挖掘弹性,寻找主业基本面有支撑或改善,同时新拓展机器人业务的优秀公司,这类标的一旦实现突破,有望获得估值及业绩双击机会。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