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微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由10亿元增至40亿元,增幅300%。同时,中微公司公布年报业绩,国产替代势头明显。2024年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创历史新高,中国大陆设备支出大幅增长,国产半导体设备厂商地位提升。

  寒武纪之后,中微半导体又传来重磅消息!天眼查APP显示,近日,中微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注册资本由10亿元人民币增至40亿元人民币,增幅高达300%。该公司成立于2020年6月12日,注册地位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江山路4168号,法定代表人为尹志尧,其控股股东为科创板上市公司中微公司。

  上周,中微公司亦公布了年报业绩。尽管2024年归母净利有所下滑,但全年营收增长显著,四季度归母利润更是达到了7亿元以上,环比增速惊人。同时,公司合同负债大增超200%,预示着未来业绩增长依然强劲,进一步验证了国产替代的潜力。

  半导体领域再现大手笔

  中微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再次引发关注,注册资本激增300%。值得注意的是,与此同时,中微公司还宣布其控股子公司超微半导体设备(上海)有限公司拟增资并引入新股东,增资完成后注册资本为1.6亿元。此次增资不仅体现了中微公司对半导体产业的坚定信心,也彰显了国产替代的加速推进。

  去年底,中微公司已宣布董事长、总经理尹志尧和众阖合伙将以增资方式投资超微公司。资料显示,超微公司计划开发电子束检测设备,这一设备对芯片制造和先进封装工艺过程良率控制至关重要,是我国亟待实现零突破的关键领域。

  国产替代势头明显

  中微公司正在加大资本投入,国产替代的势头愈发明显。单季度来看,中微公司去年四季度单季营收同比增长60.11%,归母净利润为7.03亿元,同比增长12.24%。同时,公司合同负债同比增长235.2%,意味着订单量大幅增加。

  根据SEMI数据,2024年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创历史新高,达到1170亿美元。中国大陆作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设备市场之一,2024年设备支出达到了495亿美元,同比增长35.4%。国产半导体设备厂商如北方华创在全球市场中的地位也在不断提升。

  在当前国际形势下,国产半导体设备的国产替代进程显得尤为重要。特朗普政府的“对等关税”政策正式生效,美国对于中国芯片行业的制裁愈发严厉。这既对美系厂商的出口造成不利影响,也为国内半导体行业的自主可控提供了契机。国产半导体设备行业有望率先完成美系厂商的替代,实现快速发展。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