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引领A股高送转再现,市场热议监管态度变化
AI导读:
比亚迪更改2024年度利润分派方案,推出高送转方案,引发市场关注和热议。市场人士认为此举或标志着资本市场对高送转政策的态度出现边际变化,但也有观点认为监管态度并未放松。高送转仅是数字游戏,无法提升上市公司价值。
沉寂近十年的高送转再现A股,此次“带头人”竟是热门股比亚迪。
4月22日晚间,比亚迪发布公告,更改2024年度利润分派方案,在原有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39.74元的基础上,增加每10股送红股8股,并以资本公积金每10股转增12股。据此测算,比亚迪将以每10股合计送转20股,总股本由现在的30.39亿股扩张200%至91.17亿股。次日,比亚迪AH股价涨幅一度超过5%,截至收盘,A股上涨4.83%至371.99元人民币,H股上涨4.79%至393.8元港币。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3月,比亚迪刚在港股完成了一笔巨额定增,以335.2港元/股的配售价融资435.09亿港元(约合人民币408亿元)。参与配售的投资者限售期为3个月,意味着2025年6月这批投资者将迎来限售股解禁。在高送转等一系列刺激下,比亚迪股价大涨,参与配售的投资者已浮盈超过17.48%。
自2016年部分企业利用“高送转”炒作股价、掩护减持等引发监管关注后,A股市场对此行为一直颇为谨慎,沪深北三大交易所接连发布规则,约束转送比例在50%以上的高送转行为。比亚迪此举堪称2017年以来A股最为“激进”的送转。
市场人士认为,比亚迪作为行业龙头,推出本年度最大比例的高送转方案,或标志着资本市场对高送转政策的态度出现边际变化。然而,比亚迪如此激进的拆股方式,也引发了市场关于其高送转必要性的探讨。
比亚迪在公告中指出,实施高送转主要是“考虑公司总股本较小”、“并充分考虑广大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和合理诉求”。但wind数据显示,在A股高股价排行榜前十五名中,比亚迪是总股本规模最高的一只。
如果高送转顺利实施,公司流通盘扩大近3倍,以其4月22日A股收盘价354.84元计算,除权后股价将下探至116.95元,H股价格同步调整至约120港元。以港股交易每手500股测算,投资者原来的持仓门槛超过18万港元,现在只需6万港元即可参与交易。
过去,企业在高送转之后一般都会大涨,因为股价降低会提高投资活跃度,有利于公司的市值管理。不过,此次比亚迪的拆股方式引发了市场热议。
另外,比亚迪的“高送转”也被部分市场人士视为监管松绑的信号。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资本市场谈“高送转”色变。2018年沪深交易所发布《上市公司高比例送转股份信息披露指引》,明确了亏损、净利润大幅下滑等三种情形下,上市公司不得高送转,遏制部分上市公司以“高送转”之名拉抬股价、借机减持的行为。
时隔7年,A股市场再现“高送转”方案,部分市场人士认为,这或意味着监管对高送转政策的态度将放松,将有更多企业效仿推出高送转方案。
但华南一家资深私募机构合伙人指出:“可能会有一些企业也推出方案,但是数量不会很多。因为监管口径很早就明确了,高价绩优股一直都有高送转的空间,但出于发展需要等实施得比较少。”
归根结底,高送转不过是一场数字游戏,与公司生产经营和盈利能力无直接关联,对投资者持股比例没有实质影响,更无法提升上市公司价值。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