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1单抗市场竞争白热化,双抗成为新突破点
AI导读:
微信公众号“梅斯肿瘤新前沿”发布文章引发争议,映射出PD-1单抗市场竞争激烈。头部企业凭借先发优势主导市场,但PD-1双抗展现出巨大潜力,或将改写肿瘤免疫治疗格局。
4月21日,微信公众号“梅斯肿瘤新前沿”发布8篇文章,部分内容与恒瑞医药(SH600276)自研PD-1抑制剂卡瑞利珠单抗(商品名:艾瑞卡)有关。网友发现文章标题暗含“佰泽安无生存获益”,猜测其影射百济神州(SH688235)的PD-1单抗“百泽安”。此事迅速发酵,4月24日,“梅斯肿瘤新前沿”发布致歉说明,称争议内容来源于合作方。这背后映射出PD-1单抗市场竞争的激烈与企业的深层焦虑。

图片来源:微信公众号“梅斯肿瘤新前沿”发布文章截图
青侨阳光基金经理林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经过7~8年发展,PD-(L)1单抗市场留给后来者的差异化空间已越来越小,行业格局已定,进入存量博弈阶段。但PD-1双抗技术潜力巨大,未来5~8年内或将系统性改写肿瘤免疫治疗的产业格局。
PD-1单抗市场进入存量博弈
过去几年,PD-1单抗被视为创新药市场的“黄金赛道”,吸引众多企业入局。然而,随着产品集中上市,市场迅速进入同质化竞争。
即便市场变为“红海”,具备先发优势和渠道能力的头部企业依旧实现良性循环,稳住市场高地。2024年,默沙东“K药”、百时美施贵宝“O药”全球销售额分别约295亿美元、101亿美元,整体市场保持增长。

图片来源:网络截图
国内企业中,百济神州替雷利珠单抗以44.67亿元销售额稳居第一,同比增长17.4%;信达生物信迪利单抗销售额达5.26亿美元(约合3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34%;君实生物特瑞普利单抗销售额达15.01亿元,同比增长66%。第二梯队中,复宏汉霖斯鲁利单抗表现亮眼,2024年销售额达13.09亿元,同比增长16.9%。但也有产品因竞争激烈而收入下滑。

图片来源:网络截图
林伟分析,早期竞争中,关键在于率先上市、抢占差异化适应症。目前,核心市场已被替雷利珠单抗、信迪利单抗、卡瑞利珠单抗等占据。后入局者需寻求差异化定位,部分产品如复宏汉霖斯鲁利单抗找到了切入点。
沙利文大中华区高级咨询经理汪鹏也表示,市场已进入存量博弈阶段,资源向头部企业聚集。
4年内至少6家药企退出
林伟注意到,对研发滞后、缺乏性能优势且难以展现差异化的PD-1单抗产品及时止损,已成为公司理性之选。百奥泰是国内首个宣布放弃PD-1单抗研发的上市公司。
誉衡生物赛帕利单抗作为第6款国产PD-1单抗,2021年获批后销量远低于预期,誉衡药业在2023年6月清仓所持誉衡生物股权。嘉和生物杰诺单抗新药上市申请被拒,成为国内首个被拒的PD-1单抗。

图片来源:公告截图
在嘉和生物之后,药企多选择在上市前止损。丽珠集团、上海医药、迈威生物等均终止了PD-1项目。
PD-1双抗:新突破点
头部企业凭借先发优势持续获利,后发者逐步退场。但也有企业选择以“双抗”为突破口切入PD-1市场。康方生物PD-1/VEGF双抗依沃西在临床试验中战胜百济神州PD-1单抗。
汪鹏表示,差异化布局成为企业突围关键。PD-1双抗展现出超越传统单抗的潜力,具有更高的临床价值和商业价值。
林伟强调,PD-1双抗不仅提升临床价值,还带来更高定价空间与市场规模预期。同时,它们还能覆盖部分已接受PD-1单抗治疗后耐药的患者,展现对“难治型”患者的拓展能力。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