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日产汽车在2025上海车展上宣布加速新能源战略,将投放的新能源车计划升级为10款车型矩阵。同时,日产实现“中国研发、中国生产、全球销售”的逆向输出,标志着本土化研发成果成为其核心。这一战略转型体现了日产对中国市场战略地位的重新认识。

  中国消费者正在定义全球汽车产业的未来,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国市场的渗透率已突破50%的关键节点。在2025上海车展的聚光灯下,日产汽车果断加速其新能源战略,将原定2026年底前投放的8款新能源车计划升级为10款车型矩阵,其中日产品牌占比由5款增加至9款,这一调整凸显了日产对中国市场战略地位的重新认识。这家在中国深耕50余年的全球化车企,已经完成从技术输入到标准输出的战略转型。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日产将研发周期缩短至“24个月内”,以提高市场响应速度。日产携手亮相的“最家”纯电轿车N7与日产全球首款插混皮卡Frontier Pro PHEV,正是日产“在中国、为中国、向全球”战略的体现。N7作为天演架构首款战略车型,搭载了多项行业首创科技,如AI零压云毯座椅、全域智能防晕车技术等,迅速成为中国主流家庭纯电轿车的新标杆。

  在安全性方面,N7也表现出色,其搭载的超安全电池通过了行业首个四针刺多电芯无热蔓延测试,远超国标要求。此外,日产在加快研发速度的同时,始终坚持高标准的安全质量,其全球首款量产纯电车型LEAF聆风已累计行驶210亿里程,电池0重大事故,足以证明日产在电车安全上的专业性。

  Frontier Pro PHEV则集合了“硬派基因、智能科技、跨界拓展”三大特点,满足中国消费者对性能与实用性的双重需求。更重要的是,从N7和Frontier Pro PHEV开始,日产汽车首次实现“中国研发、中国生产、全球销售”的逆向输出,标志着日产汽车全球产品矩阵的核心已转向本土化研发成果。

  日产中国管理委员会主席、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总裁马智欣强调,中国市场的战略地位已从“重要市场”升级为“创新引擎”。为此,日产汽车计划到2026年年底,在华合资企业东风日产将投入100亿元人民币用于新能源研发,技术中心也将扩招至4000人。这一战略转型不仅体现在资金和人员投入上,更反映在研发流程的重构上。

  目前,Frontier Pro PHEV与N7均由中国团队主导开发,其中N7从概念车亮相到正式上市仅用了一年时间,收获了大量订单。这一“中国速度”的背后,是日产汽车对本土供应链体系的深度整合和本地研发团队的充分授权。

  日产汽车进入中国超过50年,通过与本土合作伙伴的深度协作,不仅拥有完整的产业链能力,还构建起适应多样需求、应对复杂环境的战略韧性。马智欣表示,“危机,危中有机”。在新能源浪潮中,日产汽车正通过“在中国、为中国、向全球”的闭环战略,探索一条转型新路径。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