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截至4月29日,超5000家上市公司披露了一季报,其中超3900家实现盈利。多家公司展现出对全年业绩的信心,并积极规划全年发展,包括提升海外业务和旧改业务占比、技术升级等措施,推动盈利能力提升。

截至4月29日19时,共有逾5000家上市公司披露了一季报,其中超3900家实现盈利,总体呈现“开门红”态势。在财报及近期调研中,多家公司展现出对全年业绩的信心,并积极规划全年发展。

业绩多点开花

今年一季度,超3900家上市公司盈利,其中四大行归母净利润均超500亿元,盈利领先;近30家公司单季度归母净利润超100亿元,超170家公司盈利超10亿元。多家公司在高基数上实现高增长,如比亚迪一季度实现营收1703.6亿元,同比增长36.35%,归母净利润为91.55亿元,同比增长100.38%。阳光电源一季度营收190.36亿元,同比增长50.92%,归母净利润为38.26亿元,同比增长82.52%。

此外,不少公司一季度扭亏为盈,如寒武纪实现营收11.11亿元,同比大增4230.22%,归母净利润为3.55亿元,同比扭亏。利民股份和颖泰生物也因主导产品价格上涨和销量增加,一季度扭亏为盈。

谋划2025增长新蓝图

金螳螂计划大幅提升海外业务和旧改业务占比,2024年旧改业务占比计划从近15%提升至50%,并将在东南亚、中东等地实现属地化运营。豪鹏科技则通过技术升级、产能释放和降本减费,推动盈利能力提升。华勤科技预计2025年收入和利润将保持20%以上增长。中科飞测有信心保持较高营收增速,预计2025年研发费用增速将趋于稳定。

协鑫能科未来五年将重点打造以能源服务为核心的业务协同生态,计划推动能源服务收入占比突破50%,成为驱动公司规模增长、利润提升及估值重构的战略支柱。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