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考察强调科技创新,智元机器人展现具身智能实力
AI导读:
习近平在上海考察时强调科技创新重要性,智元机器人携核心产品与场景算法参与调研交流,展现具身智能实力。人形机器人作为未来最有希望通向通用人工智能的物理形态,是科技竞争的热点。智元机器人通过融合AI和机器人技术,推动行业发展,提升全球竞争力。
《科创板日报》4月30日讯(记者陈美)4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上海考察时强调,上海承载着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历史重任,需抢抓机遇,以服务国家战略为牵引,持续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和高端产业引领功能,加速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
《科创板日报》记者获悉,智元机器人联合创始人&CTO彭志辉携智元灵犀X2、精灵G1、远征A2等核心机器人产品与场景算法参与了此次调研交流。
面对总书记的调研,彭志辉感慨道:“作为具身智能行业的从业者,我深切感受到了总书记对行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关怀,内心激动不已。”
彭志辉介绍,智元始终重视AI能力的发展,于今年三月发布了首个通用具身基座大模型——智元启元大模型(GO-1),同时自去年12月至今,已发布了多个开源数据集和工具,旨在全面降低具身智能开发门槛。智元将持续推动‘AI+本体’全栈技术发展,从产品、技术、生态等多维度推动行业发展,提升中国具身智能的全球竞争力。
人形机器人作为最复杂的机器人系统,是未来通向通用人工智能最有希望的物理形态,也是国际科技竞争的热点。
智元机器人通过融合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赋予机器人‘大脑’,不仅在技术上实现了自主自强,还带动了零部件产业链能力的提升,生产从实验室手工生产升级为工厂规模化量产,整体降本提效显著。
以关节技术为例,彭志辉指出,关节直接影响机器人的运动性能,相比两年前,其峰值性能提升了一倍,国产化率达100%;灵巧手也从11个自由度提升至20个自由度,能模仿人手的高级运动功能,具备初步感知能力。
依托技术和产业链的进步,智元机器人正积极融入各类生产生活场景。
在作业能力方面,智元精灵能够进行垃圾分类。其大脑是国内首个具身智能大模型,自主研发,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它能利用人类动作视频学习基本技能,如自主擦桌子、倒茶、叠衣服等。随着机器人手应用范围扩大,其应用场景将更加广泛,未来将成为居家、养老、办公的好帮手。
在工业场景上,研发出的‘大脑’可以一脑多形部署在设备上,赋能传统行业。例如,机械臂正在进行工业仪表盘装配,通过强化学习算法,仅凭少量人类示范和自动试错,在1-2小时内就能学会复杂技能,包括双臂协调的动态作业。目前,汽车工业80%已实现自动化,剩余部分需依靠‘具身大脑’驱动的机器人完成。
今年,具身智能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政策利好的同时,具身智能技术也迎来全面突破。一方面,大模型技术的发展为具身智能注入‘通用认知能力’,使得机器人实现从‘单任务编程’到‘自主环境感知-决策-执行’的跨越;另一方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的国产化突破推动供应链体系逐步完善和机器人本体成本持续下降,全面提升机器人的国产化水平和全球竞争力。
(文章来源:科创板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