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市公司2024年年报披露,整体业绩稳中有进
AI导读:
截至2025年4月30日,沪市公司完成2024年年报披露,整体业绩稳中有进。沪市主板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约51万亿元,净利润约4.4万亿元。科创板方面,2024年共实现营业收入1.42万亿元,同比增长0.24%。沪市公司分红规模再创新高,价值投资导向显现。
沪市公司交卷!
截至2025年4月30日,沪市公司完成2024年年报披露。数据显示,2024年,沪市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约51万亿元,实现净利润约4.4万亿元。在一揽子增量政策的有力支撑下,沪市公司再次呈现出基础稳、韧性强的板块底色,展现出沪市经济的强劲动力。
整体业绩稳中有进
2024年,沪市公司持续巩固“稳”的态势,整体业绩稳中有进。沪市主板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49.57万亿元,同比保持稳定;净利润4.35万亿元、扣非后净利润4.14万亿元,同比增长1.9%、2.4%。八成公司实现盈利,四成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230余家净利润增幅超30%,78家扭亏为盈。年度走势先抑后扬,经营性现金流改善明显。
近五年,沪市主板公司稳定性力量不断增量扩围。七成营收、八成利润由“长跑型”公司贡献,金融、能源等行业发挥压舱石作用,新兴行业成为抵御外部冲击和经济周期波动的新兴力量。
科创板方面,2024年共实现营业收入1.42万亿元,同比增长0.24%。其中,54家公司增幅超过50%,30家公司实现翻番。
值得关注的是,30余家科创板公司结合自身业务与资本投入特点,披露了非标准会计准则下的财务数据,为投资者提供了增量信息。
上市公司结构向新嬗变
2024年年报折射出,沪市新兴产业公司顺势成长,上市公司结构不断优化。主板方面,受益于AI技术、云计算需求、电动化智能化趋势,电子、通信、汽车等行业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1%、6%、4%。
近十年,沪市主板市值领军行业逐步转向汽车、医药生物等多元新兴产业。同时,新兴产业估值中枢上移,整体市盈率提升至24倍。
科创板方面,中芯国际、海光信息等科创板市值前10名公司,2024年度合计实现营收、净利润同比增长21.2%和24.3%,实现跨越式发展。
截至目前,科创板累计已有22家公司上市后首次实现盈利并“摘U”。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的20家公司中,已有18家实现核心产品上市。
一年多次分红成为新亮点
2024年,沪市公司分红规模再创新高,一年多次分红成为新亮点。主板方面,2024年共有1259家公司宣告现金分红,分红总额达1.77万亿元,同比增长6%。
科创板方面,超六成公司推出2024年现金分红方案,合计分红总额达386.82亿元。
在分红等加持下,2024年,沪市公司的价值投资导向显现。主板方面,2024年,703家公司获外资增持,增持金额达3893亿元。科创板方面,科创50公司市值占科创板整体的45.4%,市场资金正在越来越多投向头部公司。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