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一季度A股上市银行业绩报告出炉:净利润增长承压,探索新盈利模式
AI导读:
2025年一季度,42家A股上市银行中,26家营收正增长,30家净利润增长,但10家银行营收和净利润双双下滑。净息差下行趋势未扭转,银行选择释放拨备填补净利润短板。资产质量整体稳定,不良率维持在低位。银行业面临盈利模式转型的“阵痛期”。
4月底,42家A股上市银行集体公布了2025年一季度业绩报告,揭示了银行业最新的经营状况。
记者梳理发现,在42家上市银行中,有26家实现了营业收入的正增长,30家净利润保持增长,但“增收不增利”和“增利不增收”的现象同时存在。10家银行营收和净利润均出现下滑,显示出一定的经营压力,反映出“开门红”业绩目标的实现情况较去年同期或有些不及预期。
2025年一季度,尽管银行净息差下行趋势未完全扭转,给不少银行的未来经营带来考验和挑战,但已有企稳迹象,变动幅度显著收窄。值得注意的是,在经营压力下,不少银行选择通过释放拨备来“以丰补歉”,导致拨备覆盖率明显下降。从资产质量来看,42家A股上市银行的不良率整体维持在去年年末的水平,绝大部分位于1.5%之下。

在42家上市银行中,有4家银行一季度营收超千亿元,分别是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营收规模在500亿元到1000亿元区间内的银行有五家,分别是邮储银行、招商银行、交通银行、兴业银行、中信银行。此外,还有22家银行在今年一季度营收规模在百亿元以下。
从营收增速来看,26家银行一季度营收实现同比增长,占比超过一半。其中,常熟银行是唯一一家营收达到两位数增速的银行。另外,还有16家银行一季度营收出现负增长,其中4家银行下降幅度超过两位数。
净利润方面,2025年一季度有30家银行净利润正增长,占比超过七成。其中,4家银行净利润增速达到两位数。另外有12家银行净利润出现下滑,其中华夏银行和厦门银行净利润下滑幅度达到两位数。
在资产质量方面,今年一季度上市银行的不良贷款比率整体保持稳定,基本与去年年末水平持平。不良率相对较高的机构主要包括华夏银行、郑州银行、青农商行、贵阳银行和西安银行。值得注意的是,部分银行拨备覆盖率出现较大幅度下降,这是银行选择通过释放拨备来填补净利润增长短板的结果。
多位业界人士指出,当前商业银行面临一定的经营压力,净息差持续走低反映出盈利能力有待提升。业内担忧,若长期处于低息差环境,将对银行的盈利能力、内源性资本补充能力以及风险抵御能力等方面带来系统性挑战。
业内人士认为,保持合理的净息差水平是银行业稳健经营的重要基础。净息差处于低位时,银行的抗风险能力减弱,可能进一步加剧净息差下行压力。对于未来资产配置方向,有银行人士重点提及ABS业务,认为其有望成为银行新的盈利增长点。
在此视角下,银行业整体或面临盈利模式转型的“阵痛期”,需要探索新的增长点和盈利模式。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