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随着上市公司年报季的结束,A股市场风险警示信号频现,144家公司被实施ST或*ST特别处理,凸显出企业经营和财务上的严峻挑战。监管层“严监管、强退市”信号明确,市场风险出清进入新阶段,有利于优化资本市场生态。

  随着上市公司年报季的落幕,A股市场仿佛被按下了风险警报按钮,“披星戴帽” 不再是个别公司的插曲,而是成为了市场的高频现象。数据显示,截至4月30日收盘,2025年以来已有144家A股上市公司被实施ST或*ST特别处理,其中92家公司因“财务型退市风险”而被警示,凸显出这些企业在经营业绩、财务状况等核心指标上面临的巨大挑战。

  这背后,监管层“严监管、强退市”的信号愈发明确。从国务院的相关意见,到证监会、沪深交易所的细化退市标准,监管力度不断加码。多位受访专家指出,这不仅是市场风险出清的新阶段,更是资本市场生态优化、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步。

  2025年144家公司被实施风险警示

  随着年报披露的完成,A股市场的风险预警信号持续增强,“披星戴帽”的风险正以更快的速度暴露。

  数据显示,今年截至4月30日,已有144家A股公司被ST或*ST处理,仅4月就有90多家公司加入风险警示行列。在这些公司中,高达92家面临“财务型退市风险”,显示出企业在经营和财务上的严峻挑战。

  在4月28日至30日的短短三个交易日内,就有60多家公司被警示。例如立方数科,其2024年亏损1.25亿元,因否定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公司股票于4月29日停牌,4月30日起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股票简称变更为“ST立方”。

  再如昔日的“大牛股”双成药业,其2024年净利润为负,营业收入扣除后低于1.7亿元,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若2025年其财务状况仍不佳,将面临退市风险。

  风险警示潮持续

  资本市场的风险压力仍在释放。5月6日起,还有27家公司将被实施风险警示。

  正平股份因财务问题被警示,其2024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8.5%,净利润为负。公司股票将于5月6日复牌,简称变更为“*ST正平”。

  沐邦高科也因财务问题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和其他风险警示,其2024年营业收入大幅下滑,净利润为负。公司股票将于5月6日复牌,简称变更为“*ST沐邦”。

  监管力度持续增强

  资本市场风险出清进程提速的背后,是监管层“严监管、强退市”信号的持续释放。

  去年4月,国务院印发意见,提出加大退市监管力度,深化退市制度改革。随后,证监会和沪深交易所修订并发布了股票上市规则,细化了退市标准。

  经济学家余丰慧认为,近期A股市场的风险警示潮显示出监管层对市场风险的重视程度增加,这有助于提高市场透明度和健康度,优化资本市场生态。

  晶捷品牌咨询创始人陈晶晶表示,风险警示企业数量激增,显示出监管机构“长牙带刺”的监管力度和宽进严管的理念落地见效,这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