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瞳科技“国际巅峰杯”电竞总决赛圆满落幕,商业化之路仍存挑战
AI导读:
5月4日晚,沐瞳科技主办的“2025决胜巅峰·国际巅峰杯”总决赛在广州举行,中国战队DFYG不敌东欧中亚战队Team Spirit。尽管国内电竞产业规模迈向300亿大关,但商业化之路仍存挑战,电竞俱乐部盈利难,产业链不完整、不成熟导致变现能力不足。
5月4日晚,位于广州珠江边的琶洲,人声鼎沸,由沐瞳科技主办的“2025决胜巅峰·国际巅峰杯”总决赛在此激情上演,中国战队DFYG与东欧中亚战队Team Spirit上演巅峰对决。
尽管傍晚后场外暴雨连连,但馆内气氛热烈,座无虚席。每当战况胶着,观众席上加油呐喊声此起彼伏,尽管是中国战队的主场,但Team Spirit的粉丝呼声更为高涨。
Team Spirit,这家总部位于俄罗斯的电竞豪门,其MLBB分部在东欧中亚地区享有盛誉,曾闯入世界总决赛四强,此次国际巅峰杯更是未尝败绩。
最终,Team Spirit以4∶0横扫中国战队DFYG,勇夺冠军奖杯,并将100万元总奖金收入囊中。这一结果并不意外,《决胜巅峰(Mobile Legends: Bang Bang)》在海外深耕近十年,战队生态成熟,而国服则于今年上线,国内战队经验尚浅。
就在这个“五一”假期,除了沐瞳科技举办的赛事外,还有2025无畏契约冠军巡回赛CN联赛、DOTA2线下淘汰赛等在北京、上海同步上演,国内电竞赛事日益增多。在厂商和政策的双重推动下,电竞产业蓬勃发展,但商业化之路仍存挑战。
“出口转内销”
与众多手游从国内走向海外不同,总部位于上海的沐瞳选择了一条从海外成功后再回归国内的道路。国内电竞产业规模正迈向300亿大关,潜力巨大。
2016年,沐瞳在海外推出5v5竞技手游《决胜巅峰》,并逐渐从东南亚拓展至南亚、中亚、中东、拉美等地区,成为国内出海电竞手游的佼佼者。
截至2024年年底,《决胜巅峰》游戏月活跃用户已突破1.1亿,总注册账号用户超过15亿。由此衍生的电竞赛事,也于2024年入围TGA最佳电竞游戏奖项,并于今年2月入选2026年日本爱知·名古屋亚运会电竞比赛项目。
出海成功后,沐瞳于今年开始布局国内市场。1月,《决胜巅峰》国服上线,随后在国内举办了一系列电竞赛事。此次“2025决胜巅峰·国际巅峰杯”是沐瞳在国内推出的首个国际赛事,采用国服版本,旨在为游戏造势。
国内电竞市场魅力何在?伽马数据显示,2024年,在电竞全球化和主流化的背景下,中国电竞产业实际销售收入近276亿元,同比增长4.6%;电竞用户规模达4.9亿人,同比增长0.4%。
赛前,第一财经采访了DFYG战队经理雪夫,他从传统体育行业转入电竞行业已有数年,见证了电竞行业的飞速发展。
从微观层面看,“选手家长对电竞行业的认可度越来越高”。雪夫的俱乐部在招募选手时,会与对方家长沟通。他提到,几年前家长对电竞行业知之甚少,担心孩子“玩物丧志”,但现在普遍认为电竞已成为正规职业,顾虑减少。
从宏观视角来看,“电竞行业百花齐放,各个项目都在积极筹备职业联赛,有的俱乐部同时运营多个项目,多家俱乐部争夺席位,行业关注度提升,发展迅速。”雪夫总结道。
伽马数据认为,大众认可度提升加速了电竞的推广和发展,同时,各地政策扶持力度增强,推动了电竞赛事与地方经济的双向赋能。
雪夫持类似观点,认为电竞崛起得益于众多资方和公司的积极投入,将电竞热度推向高潮。各游戏公司积极打造职业联赛,增强品牌影响力,吸引更多玩家。此外,上下游如直播平台、互联网平台也在加大对电竞行业的投入,因为这是一个能获利的新兴行业。
政策方面同样给予有力支持。2024年,从国家到地方,一系列电竞扶持政策密集出台。8月,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首次在指导文件中明确提出“支持电子竞技等发展”,标志着国家对电竞产业的正式认可和支持。深圳、上海、广州、成都等地也纷纷出台政策支持电竞发展。
对地方政府而言,扶持电竞产业不仅能带来经济回报,还能增进国际文化交流、打造电竞文旅品牌。此次赛事开幕前,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瑜梅表示,希望赛事推动岭南文化走向国际,助力广州打造电竞文旅高地。
国际巅峰杯等赛事汇聚全球玩家和战队。Team Spirit选手Oneshot表示:“来中国前觉得这里像动画片里的赛博城市,来了后发现确实如此,高楼林立,霓虹璀璨。”教练也提到,他们很喜欢中国的城市和美食。
商业化能力待提升
尽管电竞行业潜力巨大,但作为新兴产业,仍需完善之处,尤其是商业化能力。
在电竞产业链上下游中,除顶端手握IP的游戏厂商外,俱乐部、直播平台等多数公司处于亏损状态。
2024年7月,“中国电竞第一股”星竞威武在纳斯达克上市。从财报中可见,电竞俱乐部运营方的盈利能力有限。2024年星竞威武收入同比增长1.9%至8530万美元,但净亏损达1270万美元。
星竞威武的收入主要来自人才管理服务、活动制作和电竞战队运营。其中,人才管理服务收入4730万美元,同比增加10%;活动制作收入2330万美元,同比增长147.5%;电竞战队运营收入下降32%至1470万美元,主要因赞助和广告收入减少。
雪夫表示,俱乐部盈利难,主要是产业链不完整、不成熟,导致变现能力不足。例如,只有头部俱乐部能从赛事项目中盈利,成绩不佳的俱乐部难以获得赞助商青睐。
除赞助外,俱乐部收入还包括职业联赛联盟每年的分成。此外,虽然获奖有奖金,但大头分给选手和工作人员,俱乐部所得有限。
游戏产业时评人张书乐认为,电竞俱乐部作为产业链中游,难以与上游游戏厂商、赛事主办方抗衡,仅靠规模化扩张和多赛事参与难以打开盈利场景。或许可向下游倾斜,参与电竞相关周边的推广、研发等,扩大营收。
对于俱乐部未来盈利模式,雪夫表示,要看电竞行业发展情况。乐观地看,俱乐部和选手的周边产品或许会成为较好的变现方式。
伽马数据显示,在2024年近280亿元的电竞产业规模中,直播收入占比超过80%,赛事、俱乐部、其他收入占比分别为8.75%、6.37%和4.04%。
电子竞技行业整体盈利场景尚不明朗。张书乐认为,无论是赛事还是衍生链条,如电竞设备、电竞泛娱乐实体产品等,都未形成有效互联,场景破壁较难。
星竞威武董事长何猷君在年报中表示,2024年是对整个行业的考验。公司希望从纯粹的电竞组织转变为以游戏为中心的数字娱乐平台,计划扩展核心业务,推出新游戏并进入酒店市场。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