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一季度A股车企业绩分化明显,新能源领域竞争激烈
AI导读:
2025年一季度,A股车企业绩呈现明显分化。比亚迪凭借新能源领域优势领跑行业,而广汽集团、北汽蓝谷等公司则陷入亏损。随着行业竞争加剧,车企之间的业绩分化或将进一步加剧。整体来看,中国汽车市场仍有望保持增长态势。
在新能源转型、市场竞争加剧、产品周期更迭等多重因素交织影响下,2025年一季度,A股车企业绩呈现明显分化。截至目前,已披露一季报的22家车企中,业绩差异显著。比亚迪凭借新能源领域优势,领跑行业,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幅超100%;而广汽集团、北汽蓝谷等公司则陷入亏损,凸显了市场竞争的残酷性。股市热点
车企一季度经营业绩分化明显,根据中汽协数据,今年一季度,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56.1万辆和74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4.5%和11.2%;新能源汽车产销更是迅猛增长,分别完成318.2万辆和307.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0.4%和47.1%。
尽管整体销量增长带动A股车企一季度业绩向好,但分化现象不容忽视。14家公司净利润正增长,8家公司下滑,广汽集团、北汽蓝谷等5家公司更是出现亏损。比亚迪一季度业绩领跑,实现营收1703.60亿元,同比增长36.3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1.55亿元,同比增长100.38%。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攀升,一季度同比增长59.8%,超过100万辆,再创历史新高,且海外市场销量实现跨越式增长,进一步巩固了全球领先地位。
上汽集团一季度实现营收1408.60亿元,同比下滑1.55%,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23亿元,同比增长11.40%。广汽集团、北汽蓝谷等则面临亏损压力,广汽集团一季度营收下滑7.9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32亿元。
对于业绩分化,专家指出,这是产业转型期资源禀赋与战略定力的综合体现。比亚迪凭借新能源产业链的垂直整合与全球化布局,领跑行业。而转型较慢的车企则受制于传统燃油车业务收缩与合资品牌拖累,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
部分车企盈利承压,受行业竞争加剧、销量下滑、新车上市周期、研发投入加大等因素影响,长城汽车、赛力斯、海马汽车等多家车企一季度出现营收或净利润下滑。
尽管面临挑战,但中国汽车市场仍有望保持增长。据预测,2025年中国国内汽车零售将达2340万辆,同比增长2%,新能源乘用车零售1330万辆,同比增长20%。智能化已成为车企技术竞争的关键,2024年中国乘用车市场符合L2级组合驾驶辅助标准的乘用车占比已增长至59.7%。
在此背景下,车企加大技术研发投入,中集车辆、千里科技、中通客车、北汽蓝谷等一季度研发费用同比增速均超50%。新车推出频率也在提高,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上,多款新车备受关注。
业内人士表示,具备强势新车周期的整车企业将有望穿越短期波动,未来销量及盈利能力有望提升。但长期盈利性取决于新品是否构建差异化价值及供应链能否支撑快速迭代下的品控与成本平衡。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