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证监会正式公布实施修订后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沪深北交易所同步修订发布重组审核规则及配套指南,并购重组概念股表现活跃,市场规模和活跃度显著增长,券商投行业务有望迎来增量机会。

界面新闻记者 | 孙艺真

证监会并购重组新规落地,再度点燃资本市场并购重组热情。5月16日,中国证监会正式公布实施修订后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下称《重组审核规则》),在审核程序简化、交易工具创新、监管包容度提升等方面推出多项举措。

沪深北交易所紧随其后,同步修订并发布了重组审核规则及配套指南,引入简易审核程序,对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发股类重组,显著简化审核流程,缩短审核时限,同时进一步完善了重组股份对价分期支付等事项的披露和审核要求。

5月19日开盘,并购重组概念股表现活跃,金利华电(300069.SZ)、湖南发展(000722.SZ)、宜宾纸业(600793.SH)、本钢板材(000761.SZ)、九鼎投资(600053.SH)、海泰发展(600082.SH)等多只股票涨停,五新隧装(835174.BJ)盘中30%涨停,阳谷华泰(300121.SZ)涨幅超过10%。

数据显示,自“并购六条”发布以来,并购重组市场规模和活跃度显著增长。上市公司累计披露资产重组超过1400单,其中重大资产重组超过160单。今年以来,已完成的重大资产重组交易金额超过2000亿元,约为去年同期的11倍。

从行业角度看,Wind数据显示,2025年A股市场最新披露的并购重组事件中,电子、机械设备、汽车、房地产、基础化工、计算机、医药生物、电力设备等行业企业并购重组数量位居前列。

今年,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产业升级的背景下,跨界并购、海外并购等多样化的“首单”案例不断涌现。例如,北交所上市公司五新隧装(835174.BJ)启动了发行股份收购资产的首单项目,“并购6条”后的首单跨界并购案例花落松发股份(603268.SH),并于5月17日快速完成注册。

新修订的《重组审核规则》包含多项重要变革:建立重组股份对价分期支付机制,允许上市公司在48个月内分期支付;提高财务监管包容度,降低重组成本;设立简易审核程序,对符合条件的交易实行快速受理和审核机制;明确上市公司吸收合并的锁定期要求;支持跨界并购,鼓励私募基金参与。

同时,《重组审核规则》设定了简易审核程序的负面清单,并与“小额快速”审核程序负面情形保持一致。

资深投行人士王骥跃表示,重组新规有助于并购交易达成,提高成功率,降低风险,优质龙头企业的产业逻辑并购将成为主流。上市公司吸并案例,尤其是同控下的吸并将逐渐增多,专注于特定行业的PE将成为并购市场的重要驱动力。

半导体、生物医药等领域成为并购重组市场热点,新规鼓励跨行业并购未盈利科技企业。此外,多地千亿级并购基金的成立,进一步推动了地方产业链重构。

兴业证券非银分析师徐一洲认为,《重组审核规则》通过“放管结合”激活市场活力,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引导资金流向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领域,券商投行业务将迎来增量机遇。

东吴证券非银分析师孙婷指出,《重组审核规则》有望推动券商并购重组及直投业务,头部券商更为受益。随着新规落地,并购重组项目增加,配套融资业务增长,券商作为财务顾问将有更多机会参与,弥补投行收入下滑,带动其他业务线协同发展。

自2023年下半年以来,IPO及定增市场降温,券商投行收入大幅下滑。随着并购重组政策放松,一级市场私募基金的退出渠道也将得到拓宽。

西部证券也表示,随着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活跃度提升,资本市场功能将得到有效发挥,证券公司作为中介机构,将积极发挥专业作用,提升财务顾问项目收入。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