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深交所主办的2025全球投资者大会在深圳举行,近400名代表参会。证监会副主席表示A股估值低,资本市场开放步伐坚定。多家外资机构看好中国资产,关注科技、人工智能等领域。瑞银等机构通过沪深港通积极参与A股投资。

展现中国资产和A股市场的投资价值,深交所主办的2025全球投资者大会于5月19日在深圳盛大举行。此次为期两天的全球投资者大会吸引了近400名金融监管机构、交易所、主权财富基金、养老金、资产管理公司等代表参会。

大会首日,围绕三大主旨演讲、五大主题演讲及全球头部外资资管机构的五大圆桌讨论展开,观点碰撞,精彩纷呈。证监会副主席李明在会上表示,A股估值仍处于相对低位,中国资本市场开放的步伐将坚定不移,加强对外开放顶层制度设计,推动制度相容相通。

深交所理事长沙雁指出,面对不确定性,全球投资者共同关注中国资产的向上重估,这一“共识”正在不断扩大。多家外资机构首席经济学家、专家学者在主题演讲、圆桌论坛中传递出强烈信号:中美贸易谈判进展超预期,全球投资者目光再次聚焦中国资产。

李明强调,投资中国意味着更高的确定性。随着新“国九条”和“1+N”政策体系逐步落地,中长期资金加速流入A股,市场生态加快完善,中国资本市场的内在稳定性将进一步增强。沙雁表示,中国资产向上重估成为全球投资者的热议话题,体现在上市公司群体韧性、科技创新热潮、全面深化改革和主动扩大开放等方面。

深交所将围绕深化创业板改革、优化深港通机制、丰富与境外投资者交流方式等三大重点工作展开,为全球投资者提供更多投资中国市场的渠道。在大会首日的主旨主题演讲上,摩根士丹利首席中国经济学家邢自强等专家分享了最新研判。

多家外资机构积极传递出看好中国资产的信号。摩根士丹利董事总经理沈黎表示,中美贸易谈判进展超预期,国际投资者风险偏好提振,80%以上投资者考虑增加中国股票投资。海外投资者看好科技、人工智能研发、新消费和高端制造等领域。

未来资产环球投资首席投资官安珠姬认为,中国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的技术突破表明科技自主创新取得显著进展,提振了民企和消费者信心,外资机构正逐步提升中国资产配置比例。

瑞银全球金融市场部中国主管房东明指出,人工智能发展提振科技投资风险偏好,推动了中国股票估值上行。瑞银通过沪深港通的北向日均交易量显著提升,将继续把握中国金融双向开放的机遇,服务好中长线投资型投资者。

(文章来源: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