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自2024年以来,证监会系统反腐力度不断加大,多名高层及关键岗位人员被查。王建军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查,引发市场震惊。金融反腐正实现从人工排查到智能追踪的转变,穿透金融腐败的技术壁垒。

  证监会系统反腐风暴再起,自2024年以来,反腐力度持续加大,多名高层及关键岗位人员相继被查。证监会副主席王建军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查的消息一出,市场震惊,反腐话题迅速成为舆论热点。

  针对证监会系统腐败的新趋势,北京威诺律师事务所主任杨兆全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当前监管系统腐败涉案层级高、领域广,且手段日益隐蔽和技术化。王建军、董国群等落马官员长期在发行监管、市场监管等核心部门任职,拥有审批、监管等实权,权力寻租空间大。腐败已渗透到监管、市场、交易所等多个领域,2023年以来已有十余名中高层被查,系统性风险凸显。

  在技术赋能下,金融反腐正实现从“人工排查”到“智能追踪”、从“单点突破”到“全链穿透”的转变,有效穿透金融腐败的“技术壁垒”。

  从严整治政商“旋转门”

  4月30日晚,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消息,王建军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据悉,王建军最近一次公开露面是在2025年1月19日,出席央行、证监会联合召开的会议。王建军在证券市场从业近30年,曾任深交所党委书记、理事长等要职,期间推动多项重大改革。

  王建军被查事件将对证监会系统产生深远影响,长期来看,将推动加强内部治理,完善监管制度,提升透明度和公信力。

  当晚,证监会党委书记、主席吴清主持召开党委会议,传达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的决定,并强调要深刻认识反腐败斗争的严峻形势,以案为鉴,全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近年来,证监会系统反腐力度不断加大,多起腐败案件被查处,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证监会及相关部门正通过完善制度、强化监督等措施,全力净化资本市场环境。

  证监会系统“刀刃向内”,从严整治政商“旋转门”。2024年9月,证监会出台《证监会系统离职人员入股拟上市企业监管规定(试行)》,对离职人员参与拟上市企业股权进行全面监管。同时,建立离职人员数据库,方便中介机构核查,确保制度落地实施。

  金融反腐穿透“技术障碍”

  自2024年以来,证监会系统多名高层及关键岗位人员被查,包括证监会科技监管司原司长姚前、江苏证监局原局长凌峰等人。这些案例呈现滥用职权、非法收受财物数额巨大、腐败行为隐蔽等特点。

  腐败手段日益隐蔽和技术化,如董国群借他人账户炒股、安排“白手套”代持股权等。同时,新型腐败工具如虚拟货币、离岸账户等也被用于权钱交易,增加了反腐难度。

  为应对这一挑战,相关部门正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升查案能力,穿透新型金融工具的“技术壁垒”。杨兆全建议,将数字技术嵌入权力运行流程,实时监测审批、核查等关键环节,实现闭环管理。

  2024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强调,要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从严管理离职人员,整治“影子股东”等问题,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