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WWDC2025:AI升级有限,各类OS“挤牙膏”式更新
AI导读:
苹果WWDC2025大会上,苹果官宣“液态玻璃”新设计界面,但AI升级有限,未展示Siri新功能。投资者反应平淡,股价收跌。iOS 26等多系统升级被视为“挤牙膏”式更新,缺乏颠覆性创新。
北京时间6月10日凌晨1点,苹果2025年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2025)拉开帷幕。按照往年惯例,苹果在每年的WWDC上都会将重心放在新版系统的介绍上,本次也不例外,苹果对iOS、watchOS、iPadOS、macOS等一系列软件进行了更新。
苹果官宣了一项设计更新——命名为“Liquid Glass(液态玻璃)”的新软件界面。这一设计采用类似玻璃表面的光泽与半透明效果,呈现出更通透、更具层次感的视觉体验。该设计将应用于iPhone的iOS 26、iPadOS 26、watchOS 26等,实现苹果生态的视觉风格统一。
虽然视觉设计有所改版,但苹果在WWDC2025上关于AI(人工智能)的更新非常有限,令这家万亿美元市值的科技巨头在AI军备竞赛中进一步落后。苹果投资者对WWDC2025反应平淡,截至6月9日收盘,苹果股价收跌1.21%。
苹果AI升级有限
本次大会上最令人关注的仍是苹果在AI方面的进展。苹果高管介绍了“苹果智能”在写作工具套件中引入的AI润色和改写功能,支持路人消除等AI图片处理功能,并能针对性出题帮助用户学习备考。然而,苹果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升级极为有限,未展示Siri新功能,整场发布会最显著的人工智能升级是全系统的翻译功能和视觉智能。
苹果的Translate功能如今正作为“苹果智能”的特性深度整合到各个操作系统中,主要用途是为电话和短信进行实时翻译。视觉智能功能则可以让用户搜索、提问和处理iPhone屏幕上的内容。但安卓品牌在国内早已率先落地类似功能。
自ChatGPT掀起AI大模型浪潮以来,生成式AI正快速进化。Counterpoint Research指出,安卓手机在Gen AI领域已取得先发优势,功能体系持续扩展,成熟度远超苹果。安卓支持第三方应用集成,在系统整合、应用生态等方面具备显著优势。
本次大会上,苹果面向开发者推出其基础模型框架,允许第三方开发者利用大语言模型。苹果方面称,这将在用户日常使用的App中掀起一波全新的智能体验浪潮。
不过,从现实来看,苹果许多承诺的AI功能未能落地。与快速迭代的安卓AI技术相比,苹果显得迟缓。用户更关注苹果智能在国内的正式上线时间。
各类OS“挤牙膏”式更新
本次大会的重头戏是iOS 26的升级。苹果高管详细介绍了iOS 26的多项提升,包括整合个人收藏、最近通话和语音留言的电话App,以及提供自定义背景和创建投票功能的对话增强体验。地图App增加了“曾去地点”功能,watchOS 26推出了改进预测算法的“智能叠放”功能。
此外,苹果对iPadOS、MacOS等进行升级,但整体被视为“挤牙膏”式更新。苹果改变了传统操作系统的命名方式,统一采用按年份命名,如iOS 26、iPadOS 26等。
与前两年的WWDC相比,WWDC2025的升级较为平淡,缺乏颠覆性创新。分析师郭明錤表示,虽然苹果在生态、芯片开发等方面有优势,但这些只能保证硬件产品是良好的AI服务通路,不代表苹果能凭借AI创造差异化或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