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量资金涌入中国权益市场 私募险资积极布局
AI导读:
中信证券报告显示,今年前五个月量化及主观多头策略私募基金新增规模超千亿。私募发行市场回暖,量化策略产品受青睐。险资密集设立私募基金,加速布局权益资产。头部机构积极布局医药与科技板块,看好结构性机会。
增量资金加速涌入中国权益市场。
中信证券近日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今年前五个月量化股票多头策略私募基金新增规模超1300亿元,主观多头策略私募基金新增规模也接近600亿元。记者采访获悉,今年以来私募发行市场显著回暖,尤其是量化私募旗下多头策略产品受到资金青睐。在业内人士看来,伴随着A股和港股资金面持续活跃,中国权益市场有望持续演绎结构性行情。
私募发行市场回暖
中信证券近日发布的研报显示,今年前五个月,量化股票多头策略规模增长1342.6亿元,主观股票多头策略规模增长593.7亿元。

记者采访业内人士获悉,今年以来私募纯多头策略规模增长近2000亿元,主要源于发行市场回暖,尤其是量化策略产品的火热发行。
私募排排网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新备案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数量高达5461只,较去年上半年同比增长53.61%,较去年下半年环比增幅达100.48%。股票策略依然是上半年备案的“主力军”。据统计,上半年新备案股票策略私募产品数量高达3458只,占备案产品总量的63.32%。
再细分来看,今年上半年,量化私募新备案产品达2448只,占备案总量的44.83%,同比增长67.10%,环比增长超100%。其中,股票量化策略新备案产品达1715只,占量化私募备案数量的70.06%。
“去年市场对量化私募的谨慎态度,今年已经实现了扭转。”一名渠道人士坦言,一方面,程序化交易新规平稳落地,另一方面,市场成交活跃下量化策略业绩亮眼,多只量化多头策略产品上半年收益率超20%,因此相关产品发行愈发火热。
险资密集设立私募基金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保险资金密集设立私募基金,加快入市步伐。
今年6月,金融监管总局批准同意阳光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阳光资产”)运用自有资金1000万元,全资设立阳光恒益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称“阳光恒益私募”)。

公开资料显示,阳光资产为阳光保险旗下资管公司。5月16日,阳光保险曾发布公告称,子公司阳光资产拟发起设立全资子公司阳光恒益私募作为基金管理人,并由阳光恒益私募发起设立阳光和远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子公司阳光人寿拟出资200亿元投资该基金,占基金发售份额的100%。
据上海证券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中国人寿、中国平安、泰康保险等十余家大小险企密集设立或增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目标投资规模超过2000亿元。
“今年以来,险资加速布局权益资产,一方面缘于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的持续推进,另一方面则缘于无风险利率下行背景下,机构资金增配权益资产的需求显著提升。”一名量化私募合伙人称,险资不仅设立私募基金,今年还积极加码量化多头策略产品。
机构布局瞄准医药与科技
增量资金涌入过程中,头部机构积极布局结构性机会。
源乐晟资产表示,近期宏观环境趋于稳定,组合管理需要聚焦行业和个股的选择,深挖结构性机会。具体来看,6月配置方向未发生太大变化,重点布局了新消费、创新药、科技股以及有色金属板块的标的。基于对AI算力的深度研究和乐观预期,在产品结构上增配了科技股。
沪上某百亿级私募人士也透露:“创新药行业早已进入海外授权爆发期,行业基本面向好趋势愈发明显,越来越多的优秀企业旗下管线加速实现BD交易。因此,公司6月增加了一些创新药的持仓。”
世诚投资创始人陈家琳分析称,一批医药尤其是创新药企业依靠自身实力,正在被市场重新认识,板块筹码结构离拥挤还有很长的距离,因此,逢低加码优质标的仍是有效的策略。另外,经过深度调整,部分AI科技股的估值再度回归合理甚至偏低区间,下半年技术突破催化下的科技股投资机会或较为丰富。
据私募排排网统计,6月,电子行业共有56家上市公司合计获得私募275次调研,成为最受私募青睐的行业。紧随其后的是医药生物行业,该行业中有41家公司获得私募机构合计266次调研,机械设备、计算机行业的公司获得私募机构调研的数量也均超过200次。
作者:马嘉悦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