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财联社7月28日讯,高盛策略师将MSCI中国指数的12个月目标价上调至90,建议关注个股,增持保险和原材料类股,同时下调银行和房地产类股评级。多家外资金融机构上调对中国经济增长预测。

财联社7月28日讯 本周一,高盛策略师刘劲津等人发布报告,将MSCI中国指数的12个月目标价从85上调至90,意味着该指数将较上周五收盘水平上涨11%。高盛上调中国股票目标价的理由包括中美贸易前景改善、人民币走强、监管风险缓解以及市场流动性有利因素。高盛还尤其建议关注个股,增持保险和原材料类股。2025年7月23日,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宣布:经中美双方商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将于7月27日至30日赴瑞典与美方举行经贸会谈。这是继瑞士日内瓦经贸会谈达成一系列重要共识、英国伦敦经贸会谈确立伦敦框架后,中美双方再次就经贸问题举行面对面磋商。高盛建议增持保险和原材料类股,反映出策略师认为这些行业有可能从潜在贸易协定和有利的市场条件中受益。不过高盛同时下调了银行房地产类股的评级。早在今年5月,高盛策略师就将MSCI中国指数的目标上调至美国总统特朗普4月初宣布全面征收关税之前的水平,理由是美国和中国之间的关税回撤幅度大于预期。自那以来,该指数已累计上涨近8%。此外,据央视新闻最近报道,在中国二季度经济数据公布后,已经陆续有十多家外资金融机构或者国际投行上调了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测,其中不少在半年内进行了连续调升。摩根士丹利在其年中展望报告中,将2025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期上调0.3个百分点,对明后两年的经济增速预期也分别上调0.2个百分点。新加坡大华银行上调0.3个百分点,日本野村上调0.5个百分点。高盛上调0.6个百分点。不过,中国股市的上涨并非没有风险,因为MSCI中国指数今年迄今已累计上涨逾25%。此轮评级上调之际,中国股票市场已持续上涨数周——从周线图上看,上证指数、深证指数和沪深300指数已经连续第六周上涨,而香港恒生指数也已经在月线图上实现连续三个月上涨。(文章来源: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