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下资金跑步入场港股,创新药互联网成焦点
AI导读:
今年以来南下资金净买入港股创新高,累计净流入超8400亿港元。资金偏好银行、医药生物等,持仓风格从科技互联网向创新药、新消费、金融切换,港股ETF份额和规模占比双双抬升。
01
今年以来,南下资金净买入创新高
今年以来,南下资金是做多港股的主力资金,累计净流入超8400亿港元,已超过去年全年,创下历史新高。从节奏看,今年南下资金“买买买”决心坚决,较往年呈现“加速度”态势。核心原因有三点:第一,在经历21 - 23年连续三年“年线皆阴”至暗行情后,港股在全球股市中性价比极为显著;第二,今年全球资产核心逻辑是“资金再平衡”,港股市场会率先受益;第三,“中国资产重估+产业转型突围”共振下,代表新经济的“AI、创新药、新消费”更具弹性,在港股极具“稀缺性”。

02
今年以来,南下资金都在买什么?
从南下资金月度净买入看,呈现几个特点:第一,银行每月都跻身TOP3,核心在于港股银行安全边际更高;第二,从4月份开始,南下资金持续大幅买入医药生物,核心在于创新药产业向上趋势确立叠加政策回暖;第三,港股互联网板块资金流向呈现明显轮动特征。

03
长视角下,南下资金的“偏好”变迁
拉长时间看,自2019年以来,南下资金“偏好”有“变和不变”。1)不变的点:一是“高成长+高股息”哑铃型配置思路;二是对传媒和医药生物坚定守候。2)变化的点:2024年以来,银行稳居头把交椅;2025年以来,大举买入医药生物。

04
南下资金的“心头爱”VS“话语权”
一方面,从南下资金持仓构成看,TOP5行业分别为银行、传媒、医药、非银、电子,合计占比55%,是南下资金的“心头爱”。另一方面,从南下持股市值/行业流通市值看,TOP5行业分别为煤炭、化工、石油石化、医药、环保,是南下资金有较强“话语权”的方向。

05
主动权益基金:港股配置升至20%的历史新高
在南下资金中,主动权益基金也是重要一员。自2024年以来,主动权益基金持续增配港股市场,二季度已升至20%的历史高位,相比一季度提高0.8个百分点。向后看,随着“牛市氛围”渐浓,“新经济”含量较高的港股仍是资金加码重点方向。

06
主动权益基金港股配置:买什么?卖什么?
从行业看,二季度主动权益基金在港股通的配置,主要增配医药、轻工、非银等,减配零售、传媒、汽车等,其中,医药持仓占比大幅提高6.2个百分点。整体而言,持仓风格从科技互联网向创新药、新消费、金融切换。

07
港股ETF:份额显著提高,占比继续抬升
今年以来,港股ETF份额占比和规模占比双双抬升,呈现反转趋势。从份额变动看,港股ETF份额Q2比Q1增加383亿份,份额占比从14.6%提升至15.7%;从规模变动看,港股ETF规模Q2比Q1增加561亿元,规模占比从8.9%抬升至9.8%。

08
港股ETF:增量多点开花,互联网、创新药是核心
从港股ETF结构看,恒生科技、港股互联网、港股科技、创新药类ETF分别增加165、105、129、93亿份,是主要增量贡献,“互联网+创新药”是关键词。

(文章来源:富国基金)
(原标题:南下资金跑步入场,谁是“心头爱”?)
(责任编辑:66)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