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8月7日,A股市场全天震荡分化,沪指再创年内新高,创业板指调整。半导体、医疗器械、银行板块表现突出,受外部消息扰动,市场出现急跌急涨,但整体保持稳态。


  8月7日,市场全天震荡分化,沪指再创年内新高,创业板指调整。截至收盘,沪指涨0.16%,深成指跌0.18%,创业板指跌0.68%。

  板块方面,稀土永磁、半导体、物流、医疗器械等板块涨幅居前,创新药、保险箔(虽提及铜箔但非主要聚焦,保留以符合原文)、光伏等板块跌幅居前。

  个股跌多涨少,全市场超3000只个股下跌。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1.83万亿元,较上个交易日放量914亿。

  随机采访一位A股股民,今天什么时候最紧张?得到的回答,大概率是9:50~10:32。这段时间,指数快速跳水,下跌个股直奔4000家。如果再问,什么时候最欣喜呢?很可能是11:07之后,直至收盘。

  因为从这时开始,指数结束“二次探底”,转而快速回升,个股情绪也渐渐回暖——涨跌家数接近持平,而涨停家数继续攀升。

  可以说,从9:50~11:30收盘的100分钟里,A股俨然在年内高位完成了一次“渡劫”。

  早盘,沪指直接开出了年内新高(3637.78点);全市场平均股价也是平开高走。

  开盘前30分钟,二者均冲高并小幅回落,仍在三连涨后的良性回调范畴。

  10点后,变数开始显现。创业板指跌幅很快超过1%,沪、深指数也在10:30左右触及日内低点。

  数据显示,也是在这半小时里,全市场下跌家数骤增,最多时逼近3900家。

  主要是昨夜今晨,外部传来了一些消息扰动。比如:【特朗普对印度加征25%的额外关税】据央视新闻,白宫称,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对来自印度的商品加征25%的额外关税,以回应印度继续“直接或间接进口俄罗斯石油”。美国总统特朗普8月4日称,由于印度购买大量俄罗斯石油并借此获利,美国将大幅提高从印度进口产品的关税。【特朗普称美将对芯片和半导体征收约100%的关税】据央视新闻,当地时间8月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美国将对芯片和半导体征收约100%的关税。特朗普称,如果在美国制造,将不收取任何费用。

  但临盘反应上,一些资金难免仍有“避险动作”,引发更多活跃资金跟风出逃。

  一方面是“获利了结”,体现为昨日大涨的机器人、军工等方向纷纷调整。以及,受“达链”三只龙头股“新中胜”(新易盛、中际旭创、胜宏科技)走弱影响,创业板指跌幅较大。另一方面,如下图所示,银行和红利板块在早间指数急跌时,就起到了比较明显的支撑作用。

  当局势稍缓,出逃的资金又开始寻找日内“阻力”偏小的方向。于是我们看到,11点后,自主可控题材下的半导体、稀土等方向开始拉升。

  接下来,我们再具体回顾板块表现。

  综合全天表现,这里我们认为比较值得关注的板块是:1)半导体:存储芯片、MCU芯片、汽车芯片、国家大基金持股等多个概念,今天都迎来爆发。

  甚至消费电子也可算在其中。有报道称,在消费电子进入旺季后,上游相关元器件悄然涨价。分析指出,特朗普(对半导体和芯片)的关税政策若实施,将短期内加剧中国半导体行业的出口压力,但中长期可能进一步强化中国自主化决心。开源证券认为,当前半导体周期或进入上行阶段,具备从“预期修复”走向“景气验证”的条件。相较于上一轮消费电子驱动的周期,本轮叠加了AI算力需求,GPU、HBM等高端芯片景气持续走高,PC、智能手机与汽车等传统终端温和修复,行业需求天花板和景气斜率有望显著提升。2)医疗器械:有市场观点认为,医疗器械可视作“创新药”行情的延续,因为今年市场或呈“先药后医”的趋势,此前涨幅较小的医疗器械板块有望发力补涨。近期医疗器械行业政策利好不断。7月,国家药监局发布《关于优化全生命周期监管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有关举措的公告》,明确将医用机器人、高端医学影像设备、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和新型生物材料医疗器械列为重点发展领域,提出十大支持举措。国家医疗保障局也连续多日召开医保支持药械创新系列发布会,除了一贯以来对于创新型药品与医疗器械的支持以外,另一市场关注的焦点在于医保局对医药“反内卷”的表述。中信建投认为,随着政策缓和、集采出清、企业战略转型和国际业务拓展,多家公司业绩和估值将迎来修复,预计2025年下半年和2026年多家公司迎来高增长,部分低估值个股迎来长线投资机会。3)银行:数据显示,截至今天收盘,昨日首度逆袭的农业银行继续保持“流通市值一哥”地位,而工商银行仍居A股“总市值”首位。

  消息面上,截至8月6日,已有浦发银行、杭州银行、常熟银行、宁波银行、齐鲁银行、青岛银行等6家A股上市银行发布了2025年半年度业绩快报,营收净利均实现正增长,其中5家银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达两位数。招商证券表示,展望未来,随着公募基金改革方案的逐步落地,业绩比较基准的约束作用将逐渐强化,而银行是基金业绩基准中的主要组成部分,预计未来将进一步得到主动基金的增持。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