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现金分红成主流,十大“分红王”引领市场风向
AI导读:
A股市场现金分红成主流,已有160家上市公司披露2025年中期分红预案。贵州茅台等公司分红融资比超24倍,体现企业盈利模式成熟、行业护城河深厚、财务结构稳健。投资者需警惕短期炒作风险。
A股市场下起“红包雨”,现金分红成为主流,这一趋势彰显股市活力(关键词1)。根据Wind数据,截至8月21日收盘,已有160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25年中期分红预案,仅20日晚间就有23家公告了分红预案。其中,牧原股份(002714.SZ)的分红计划受到市场关注,该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9.32元,分红金额超过50亿元。
此前的8月19日晚间,吉比特(603444.SH)、福耀玻璃(600660.SH)公告,每10股拟派发现金红利分别为6.6元、0.9元,拟派发现金4.74亿元、23.49亿元。这两只股票的共同点在于,上市以来的分红总额已超过实际募资总额。其中,福耀玻璃是分红融资比排名前十的公司之一。依据Wind数据计算,贵州茅台(600519.SH)、山西汾酒(600809.SH)等公司是另外9家,前十大“分红王”的分红融资比均超过24倍。其中,贵州茅台分红融资比超150倍,这意味着每募集1元资金,仅现金分红就累计回报股东逾150元。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对第一财经称,分红总额超过融资额,是上市公司“真金白银”回馈股东的标志,反映其核心竞争力与财务健康度(关键词2)。这类公司多集中于食品饮料、煤炭、家电等现金流稳定的行业,体现“稳中求胜”的战略思维。“但分红预案是‘信号弹’,而非‘免死金牌’。投资者应穿透数字表象,研判分红可持续性与行业景气度,才能在‘红利盛宴’中行稳致远。”田利辉说。
十大“分红王”:分红多募资少
根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8月21日,A股上市公司累计现金分红总额为16.31万亿元,实际募资总额17.60万亿元。募资总额是指证券在首发、增发、配股等融资事项中实际募集金额的总额。以上述数据来看,截至目前,整体现金分红总额仍低于实际募资总额。不过,有892家公司上市以来的分红金额超过募资总额,占A股上市公司总数的16%。
其中,贵州茅台是A股分红融资比最高的公司,达到152.63倍。根据Wind数据,上市以来该公司分红总额达到3361.12亿元,实际募资总额为22.02亿元。相较而言,贵州茅台上市以来累计进行了28次现金分红,2024年首次向股东实施中期分红,今年则没有继续实施中期分红(关键词3)。
贵州茅台上市以来累计实现净利润5772.77亿元。不过,今年中报的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较前三年有所下滑。山西汾酒分红融资比超过50倍,宁沪高速的分红融资比也超过50倍。达安基因、江铃汽车也是类似情况,除了首发募资外,上市以来没有进行过股权再融资。这6家公司的分红融资比均超过24倍。
逾800家公司分红总额超过融资额
除了上述10家公司外,还有800余家公司的分红融资比超过1倍。根据Wind数据统计,东阿阿胶(000423.SZ)、洋河股份(002304.SZ)等公司的分红融资比超过20倍。分红融资比在10~20倍之间的公司则有22家,分红融资比在1倍~10倍之间的公司占了绝大部分,有855家。
在田利辉看来,上市以来现金分红总额超过实际募资总额的公司,通常具备三大特征:一是盈利模式成熟,二是行业护城河深厚,三是财务结构稳健。“分红超融资并非‘慷慨施舍’,而是企业经营质量的硬指标。投资者可将其作为筛选优质资产的‘过滤器’,但需警惕‘伪分红’。”田利辉说。近期有些高分红的股票在披露分红预案和中报次日,股价大幅上涨,也受到市场关注(关键词4)。
田利辉称,分红预案后股价异动,本质是市场对“盈利确定性”的投票。此类上涨通常由三股力量驱动:一是高股息率吸引资金,二是业绩兑现预期,三是政策红利催化。“然而,短期炒作风险需警惕,若分红缺乏基本面支撑,则可能引发‘戴维斯双杀’。”田利辉说。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