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5年8月A股科技类公司表现抢眼,寒武纪等公司盈利亮眼。科技创新成果多点开花,科技股估值修复态势明显。多家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增强创新能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和经济效益。政策、资本等多方合力支持,创新生态正加速形成。

  新华财经北京9月1日电(记者欧阳剑环赵白执南) 寒武纪股价超过贵州茅台创新高、工业富联市值突破万亿元、通信和电子行业单月涨幅超20%……刚刚结束的8月,A股市场科技类上市公司表现引发投资者关注,科技股估值修复态势明显。

  从2025年上市公司半年报来看,多家科技类上市公司盈利表现亮眼,研发投入持续加大的成效正在显现,不仅显示出今年以来资本市场“科技叙事”迎来业绩验证,更是新质生产力发展壮大的生动写照,科技企业估值修复显著。可以预见,在多方合力支持下,中国科技企业将持续夯实“技术根基”,以“硕果盈枝”之态,绘就经济转型新图景。

  科技股估值修复

  在刚刚闭幕的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南方电网带来的“悟空”带电作业机器人吸引了众多参观者。“悟空”能完成各种不停电作业任务,不仅拥有千里眼,让操控人员能在地面拥有15米高空的操作视野,还有分身术,能从地面实现远程精细化掌控,宛如操控人员的“分身”。这是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的又一案例。今年以来,智能机器人从春晚“舞手绢”到跑马拉松、创新药在研数目达全球的30%左右……科技创新成果多点开花,让中国科技企业愈发受到全球资本关注,特别是在近期A股行情中,科技成长板块表现尤为突出。

  科技股价值重估需要业绩进行验证。中信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秦培景表示,美股AI资产重估经验表明,估值持续提升需要有业绩逐季兑现作为验证。这从2025年上市公司半年报中可以找到线索:以AI技术突破为主线,应用生态迅速增长,多家科技类上市公司业绩报喜,其中不少公司扭亏为盈;连续多年亏损的寒武纪交出了一份出色的半年报,上半年营收同比大增43倍,实现归母净利润10.38亿元。

  在算力领域,AI发展带来算力需求提升,与之相关的服务器、光模块等公司受益明显。上半年,光模块“三巨头”新易盛、中际旭创、天孚通信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355.68%、69.4%、37.46%;工业富联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增长均超过35%。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多家公司业绩增长明显。埃斯顿实现归母净利润668.23万元,同比增长109.10%;宏英智能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617.47万元,同比增长479%。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需要关注的是,科技板块业绩表现分化仍然明显。业绩分化反映出科技创新具有长期性、不确定性,需要持之以恒加大研发投入。细读一份份半年报可以发现,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增强创新能力正开始逐步转化为科技企业的现实生产力和经济效益。连续多年亏损并未磨灭寒武纪坚持研发投入的决心。今年上半年,寒武纪研发投入为4.56亿元,较上年同期继续增长。“在人工智能芯片领域,唯有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才能推动技术持续突破,最终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体系,从而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占据领先优势。”寒武纪在半年报中表示。

  半年报显示,多家上市公司研发投入继续加码。例如,上半年,思特威研发投入总额为2.55亿元,同比上升28.15%;科大讯飞研发投入23.92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达21.92%。中国上市公司协会数据显示,上半年,上市公司加快培育创新动能,全市场研发投入超8100亿元,同比增3.27%,增速较去年同期提升近2个百分点。

  增强企业发展底气

  研发投入“开花结果”、资本市场表现提升……在这些可喜的信号背后,正是支持科技创新的力量汇聚,让企业发展更有底气。从顶层设计到地方政策,支持举措不断加力。日前国务院部署围绕重点领域开展“人工智能+”六大行动;科技部等七部门发布15项举措,支持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聚焦细分行业,地方政策更加精准,为支持具身智能、商业航天、创新药等产业发展,北京、上海、广东等地近期出台了具体措施。

  与此同时,股债贷融资渠道不断畅通,让企业发展资金更加充裕。资本市场层面,证监会部署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并提出支持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更多前沿科技领域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近日,蓝箭航天、屹信航天等商业航天企业启动上市辅导工作,成为资本市场制度包容性不断提升的最新注脚。

  金融机构竞相发力科技金融。截至6月末,农行科技贷款余额达4.7万亿元,上半年新增超过8000亿元;中行科技贷款余额较年初新增5350亿元,增速13.18%,授信企业超16万户。“中国银行将科技金融作为业务发展的重中之重进行安排、谋篇和布局。”中国银行行长张辉表示,将聚焦核心技术攻关,全力服务“人工智能+”行动,进一步拓宽金融服务人工智能产业链的深度与广度,制定相应工作方案并有效推进实施。

  近日,Deepseek发布DeepSeek-V3.1,在能力上继续实现突破;宇树科技即将发布配备31个关节的新款机器人,并在完成10轮融资后开启上市辅导……从人工智能到智能硬件,中国企业正以一个个扎实的创新实践,续写科技创新的新篇章。在政策引导、资本赋能、产学研协同等多方合力支持下,一个开放包容、动态进化的创新生态正加速形成。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