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9月2日北交所迎来四周年,已建立特色制度,市场规模提升,上市公司达274家,总市值超9000亿。中小企业占比近八成,投资者队伍壮大。北交所持续优化功能,市场运行稳中向好,未来将助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9月2日,北京证券交易所迎来宣布设立四周年。四年来,北交所已建立一套契合创新型中小企业的特色制度安排,市场规模稳步提升,上市公司数量达274家,总市值超9000亿元。其中,中小企业占比近八成,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比超一半。投资者队伍持续壮大,合格投资者超900万户,市场流动性显著提升,北交所(北交所市场)今年以来日均成交金额291.51亿元。北交所各项功能持续优化,市场运行保持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

锚定“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目标,北交所高质量建设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效。市场期待北交所在资本市场“1+N”政策框架下,进一步发挥好差异化平台功能,助力中小企业迈入更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制度创新构建差异化市场生态

8月28日,上海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巴兰仕在北交所敲钟上市。这是北交所第274家上市公司。四年来,北交所保持高质量的企业供给,总市值超9000亿元,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比超一半。

立足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北交所不断优化创新型中小企业评价指标体系,重点支持符合国家战略发展方向、契合资本市场发展需要的优质成长型企业上市,进一步畅通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企业融资上市路径。同时,坚守市场定位,做好准入把关,围绕中小企业特点,提高审核问询的针对性和精准性,从源头上不断提升上市公司质量。

针对中小企业类型多、发展阶段各异的特点,北交所在设立时即设计了四套上市标准,构建并持续完善涵盖挂牌准入、发行上市、持续监管、再融资和交易等各个环节的特色制度体系。2024年10月,为进一步明确北交所市场定位把握标准,有效甄别创新型企业风险特征,北交所研究形成“3个维度创新定量门槛”+“4种正面创新类型”+“3类创新负面情形”的创新性评价体系,并通过《发行上市审核动态(创新性评价专刊)》的形式向保荐机构传达相关审核理念。专家表示,这一创新性评价体系与科创板创业板企业创新性评价体系形成了差异化,补齐资本市场服务中小企业的短板,进一步擦亮了专精特新的金字招牌。

中小企业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力量,北交所中小企业占比近八成。北交所官网披露,2024年北交所上市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047.80亿元,同比增长6.76%,其中20家公司较上市前实现营收或利润翻番,体现了较强的成长潜力。

2025年上半年,274家北交所公司平均实现营业收入3.36亿元,同比增长6.01%。225家北交所公司实现盈利,盈利面达82.12%。168家公司营业收入实现同比增长,占比61.31%;137家公司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占比50%。

北交所上市公司积极发挥科技创新主体作用,坚持创新驱动发展。2024年,北交所上市公司研发投入金额合计超91亿元,14家公司研发投入超1亿元。

资本赋能激活全周期成长动能

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北交所正当其时。秉承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重点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的职责使命,四年来,北交所聚集了一批科技创新的尖子生,他们深耕主业,持续提升首发首创能力,为全球市场带来更多源自中国的更具竞争力的创新成果和解决方案。

曙光数创推出的全生命周期液冷解决方案,解决当前液冷行业面临的诸多痛点,为智算中心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贝特瑞首创BTR S+i石墨长续航负极材料解决方案,为电动汽车续航能力提升开辟全新路径……

科技创新与资本市场往往能够相互塑造、紧密耦合。北交所上市公司积极运用融资并购等市场工具,激发创新活力,充实创新底气。

欧普泰董事长、总经理王振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进入资本市场后,公司融资渠道得以打开,提升了快速响应客户需求的交付能力,同时公司研发成果持续落地,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

为促进企业进一步利用资本市场工具做强做优,北交所积极推动“并购六条”等政策相关案例落地,支持中小企业利用并购重组构建“第二增长曲线”。

纸质包装企业佳合科技通过收购越南同行业纸制品企业股权,积极卡位全球化市场发展机遇;卓兆点胶通过全资子公司收购点胶耗材制造企业广东浦森51%股权,整合行业资源同时也助力实现上市公司自身业绩修复,今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大增207.46%,归母净利润约2678.27万元,相比去年同期实现扭亏为盈。

价值重构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今年6月30日,北证专精特新指数正式上线,北交所自此进入双指数时代,市场关注度显著提升。记者注意到,四年来,北交所持续鼓励和支持机构投资者积极参与北交所市场,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优化投资者结构,目前北交所合格投资者数量已超900万户,汇聚了一批专注于创新型中小企业的投资者群体。

良好的市场运行态势,离不开政策规则体系的有效落实。北交所坚决打击各类违规行为,强本强基、严监严管,持续推动新“国九条”和“1+N”政策落地见效。北交所有关负责人表示,一方面,北交所强化内在约束,引导上市公司以内控管理为抓手,发挥审计委员会、内审部门等机构的监督作用,提升“关键少数”规范意识,从源头上筑牢合规根基;另一方面,北交所对各类违规行为零容忍,加强自律监管与行政监管的有效衔接,协同推进民事、刑事等立体化追责工作,切实维护投资者利益,净化市场环境,捍卫市场的三公原则。

与此同时,北交所上市公司积极践行“以投资者为本”理念,推出现金分红、股份增持、回购等方案或举措,着力提升投资者的获得感。截至目前,21家北交所上市公司披露2025年中期分红预案,拟合计现金分红约5.32亿元。锦波生物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元(含税),预计总派发金额为1.15亿元。今年刚上市不久的天工股份和广信科技也推出了中期权益分派预案,天工股份预计派发现金红利约6556万元,广信科技预计派发现金红利约6000万元。

分析人士认为,随着北证专精特新指数推出、新股发行稳步推进以及更多并购重组项目落地,北交所的交投活跃度和市场关注度有望维持在较高水平。滦海资本董事长高凤勇表示:“北交所历史包袱轻,推进增量改革的空间更大,改革的边际效力会更显著,对于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增强投资者信心的效果会更好。”

富国基金有关负责人认为,整体来看,北交所上市公司普遍具有新质生产力和专精特新的特点,未来,伴随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转型,相关公司的发展潜力将更大,投资者有望分享更多企业发展红利。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