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定增回暖,创投机构布局新动向
AI导读:
随着A股市场行情走好,定增市场明显回暖。今年以来近90家上市公司发布定增预案,机构参与积极性增加。创投机构通过“一二级市场联动”策略,在定增领域开辟新方向,实现短期收益与长期发展平衡,但也面临净值波动等风险。

随着A股市场行情走好,定增市场也呈现明显回暖趋势,A股定增成为市场焦点。据证券时报记者统计,以定价基准日计算,今年以来,发布定增预案的上市公司近90家。与此同时,机构参与定增的积极性也有所增加。
记者注意到,在众多参与定增的机构投资者中,股权投资机构也参与其中,定增投资成为新趋势。“我们今年参与了多家企业的定增,其中有的收益已经翻番了。”锡创投财务总监罗国荣对记者表示。
记者从多方了解到,近期多家国资和头部创投机构动作频频,或重启搁置的定增业务,或加码现有布局。与其他机构投资者不同的是,他们依托在一级市场积累的深度行业认知,通过“一二级市场联动”的策略,在定增领域开辟新方向:既能获取短期现金流,又能借助业务联动为自身“募投管退”全流程注入长期动能,实现短期收益与长期发展的平衡。
多维度考量
支撑创投布局定增业务
去年9月以来,A股市场开启一轮上涨行情。部分专注于一级市场创业投资的VC/PE机构也开始入市或加大布局,创投机构定增参与度提升,希望能从中分到一杯羹。“我们主要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做定增和战略配售的,至今近一年时间内已经做了三四十笔。”罗国荣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透露。
早在2023年下半年,当A股市场仍处于相对底部区间时,已有部分机构投资者捕捉到市场即将反弹的信号,提前着手布局以抢占先机。东方嘉富便是其中之一,其创始合伙人陈万翔向记者表示:“我们在2023年重启了定增业务,并且陆续发行了多期定增基金。”
据证券时报记者统计,以定价基准日计算,今年以来,发布定增预案的上市公司近90家,其中有32家公司已披露了预计募资金额,总计约567亿元。
除股市走高提振市场预期外,创投机构布局定增业务,亦是基于行业自身特点的选择。从流动性管理来看,罗国荣对记者表示,锡创投近年发债募集的资金,难以完全匹配股权投资的长周期,“如果完全配置到长期资产中,难免会出现流动性风险,所以需要配置一些高流动性的资产。”尽管定增资产有半年至一年半的锁定期,但对比母基金、直投基金10年至15年的久期,其流动性优势突出,能有效满足机构短期还本付息、日常运营等资金需求。
从地方产业发展需求出发,地方国资创投还承担着支持上市公司发展的使命。“无锡上市公司比较多,很多50亿元市值以下的公司要通过定增做并购、产能扩张,我们需要给上市公司提供资金支持,帮助他们做大市值。”罗国荣表示。
此外,从收益补充角度看,对于传统主要开展创投业务的机构,其利润多依赖项目估值增长,属于账面回报,缺乏实际现金流,常常难以覆盖机构日常运营的开支需求。据罗国荣介绍,通过定增业务可赚取短期的现金流和利润,从而补充近两年公司业务和人员扩充所产生的各项运营开销。
据记者整理,当前定增市场的主要参与者有三类:第一类是二级市场投资机构,以大型公募、头部私募及专攻定增的通道型基金为主体;第二类是产业直投基金,包括企业CVC、大型国企直投基金(如国家级绿色产业基金);第三类是股权投资机构,虽然在参与者中占比不高,但这类机构陪伴企业从小到大,在定增业务中反而拥有独特优势。
陈万翔表示:“我们既有一级半市场的投资经验,也有一级股权的投资经验,有组合配置思路、逆向投资思路,还能从股权投资的产业视角出发,跟上市公司进行深度连接。”据介绍,东方嘉富在一级市场投出超130个早中期项目,这让其能用更准确的技术思路和商业模式去观察和思考上市公司的业务发展。
协同联动聚焦核心赛道
长期深耕一级市场核心赛道的研究积累,是创投机构参与定增业务的核心竞争力。依托这一优势,创投机构在定增领域形成了“一级和一级半市场联动”的独特打法,从项目开发、赛道选择到产业协同,层层渗透价值挖掘。
比如,在项目开发与筛选上,东方嘉富将一级市场项目与上市公司产业链龙头企业进行研究比对和技术讨论,陈万翔介绍:“我们会对上市公司做深入分析和讨论,也会关注他们业务的孵化和拆分,挖掘潜在投资机会。”
在赛道选择上,创投机构各有侧重。东方嘉富聚焦两类企业,陈万翔表示:“一类是专精特新上市公司,通过定增有望找到第二增长曲线,实现市值跃升;另一类是行业龙头,具备完善管理体系,基本面持续中高速增长。”
锡创投则直接以一级市场的行业研究判断为定增投资“导航”。罗国荣表示:“我们在半导体集成电路等领域已成功培育并投出多家上市公司,对这类企业的价值判断与潜力评估具备成熟经验,因此开展定增业务时,也会锚定这些长期专注的优势赛道。”
产业协同层面,创投机构更将一级市场资源与上市公司需求深度绑定。陈万翔解释道:“我们会促成早期科创企业与上市公司联合开展创新研发,同时推动双方供应链协同,助力双方提升运营效率与技术创新力。”
或反哺一级市场投资
风险波动需关注
若着眼于创投业务的长期发展,定增业务的价值或许远不止为机构获取短期收益——其更能在一定程度上“反哺”一级市场的募资、投资与退出全环节,为拓宽渠道、储备关键资源提供有力支撑。
陈万翔从三个方面指出其布局定增业务给一级市场投资带来的“赋能”效应:一是有助于更深入理解一级市场投资标的的情况;二是可以通过上市公司的上下游产业链去寻找一级市场投资标的;三是通过定增业务去积累上市公司、一线券商等成熟的资本市场资源。“定增投资业务可以为我们一级市场的投资积累项目来源和退出渠道。”
罗国荣也认为,定增投资能让机构更掌握行业动态,优化一级市场投资布局。
不过,据记者了解,此前不少创投机构都曾设立定增基金,但真正落地参与定增投资的并不多,部分机构甚至多年仅投出一两笔业务。可见定增业务虽看似能缓解一级市场流动性困境,却并非所有创投机构都能顺利驾驭。
在陈万翔看来,定增投资的门槛实则高于市场预期,若简单复制一级市场投资思路,很难取得理想效果。“我们认为,成功开展定增业务需要多维度匹配资源:其一,需配置对资本市场规律与产业发展逻辑均有深度理解的综合性专业团队;其二,团队一定要有为投资标的提供投后赋能的资源与能力;其三,需建立非常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三者缺一不可。”
对创投机构而言,定增基金毕竟是一个流动性仅次于二级市场的产品,会受到市场的波动以及政策调整的影响,风险不可不重点关注。一是净值波动风险,陈万翔说道:“定增基金每日都有净值的波动,做得不好可能引发投资人关注,我们会尽量给投资人做好风险提示,对标的投资成本有较高的安全边际要求,同时尽全力提供更多投后赋能价值。” 二是非公开信息泄露风险,陈万翔表示:“我们内部设置了股票禁买库等风控措施,严防此类风险。”三是流动性风险,罗国荣称:“定增有锁定期,我们会合理配置资产比例,同时借助二级市场工具进行波段操作,避免和平滑短期市场波动对公司业绩造成较大的冲击。”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