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股价暴涨暴跌,AI浪潮下的股市风云
AI导读:
本周甲骨文股价暴涨35%后回落超6%,源于巨额订单及云业务预期。摩根大通等质疑其客户集中、收入确认不确定性大。AI浪潮颠覆认知,投资需冷静坚持理念。
终于周末了,又是激情澎湃的一周。回顾本周行情,A股“易中天”和“寒王”撑起大旗,沪指又创新高,股市热点不断。港股,同样是阿里、腾讯带头,恒指新高不断,全球股市呈现活跃态势。
但激动之余,还是要冷静下来。不要把交易的情绪带入到生活中。有些事情,行情之外,才更容易想清楚。
本周中,有一件事影响很大,美股老牌科技公司甲骨文(NYSE:ORCL)股价一夜暴涨35%,市值猛增2400多亿美元,也就是1万多亿人民币啊。这给人的感觉非常炸裂,在华尔街和港股市场,日内涨幅百分之几十并不罕见,但7000多亿美元市值的公司能涨成这样,叹为观止。
甲骨文突然出圈,有人马上开始给80多岁创始人算财富,说世界首富都差点易主。也有人马上就开始挖掘,A股和港股,有没有业务和甲骨文类似的“小伙伴”,证券要闻引发关注。
但对这件事,笔者并没有第一时间去凑热闹,我只是想让“子弹再飞一会儿”,事出反常必有妖,万一反转了呢?而且投资这件事,更是不能头脑发热。
甲骨文之所以暴涨,原因是公司在财报电话会上说,将有巨额订单(未履约义务),金额高达4550亿美元,主要来自OpenAI等公司的数据中心建设合同,股市研报显示其云业务预期暴增。另外,公司的云业务预期暴增,未来4年增加到1440亿美元,猛增8倍。
所以,甲骨文放了这么大一个“卫星”,笔者第一想法就是去质疑,能实现吗?其实,也并不是只有我一个人在质疑。昨天,摩根大通和摩根士丹利都站出来了。我是凭感觉在质疑,两位摩根凭专业质疑。
摩根大通认为,市场忽略了几个问题,比如客户过于集中的风险。其次,大部分收入可能好几年才能确认,不确定性很大。此外,新增的业务利润率较低。此外,甲骨文是否有足够的资金为巨额订单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这些都存疑。而摩根士丹利则认为,这4550亿美元的未履约义务,只有约10%能够在未来12个月确认为收入。而订单集中于OpenAI等AI巨头,客户集中度上升,这本身就是一种风险。
于是,昨天晚上,甲骨文股价应声回落超过6%,如果和头一天的高点相比,已经跌了超过10%。
不可否认,AI浪潮正在颠覆很多人的认知,我们决不能带着偏见来看待普通人不懂的事。但笔者的一位老师今天告诉我,“与趋势为伴,或者以价值为本,只要理念不左右摇摆,最后结果都是好的。如果不好,那就继续坚持。做不到的话,就要付出代价”。细品。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