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中秋双节将至,A股节后走势与行业配置全解析
AI导读:
国庆、中秋双节将至,A股节后走势受关注。近十年数据显示,节后市场表现积极,上涨概率高。券商展望后市,建议持股过节并关注特定行业配置。
国庆、中秋双节将至,持股还是持币过节又成了关注的焦点。节后A股是否能迎来开门红,哪些行业涨幅靠前,10年数据揭示A股涨跌趋势。据21财经·南财快讯记者统计,节后市场表现通常更为积极。近十年数据显示,国庆节后首个交易日上证指数、深证成指上涨概率均为70%,为A股投资者提供了重要参考。节后5个交易日的上涨概率也整体较高,分别达到60%和70%。


从近十年10月当月累计涨跌幅来看,沪指录得5年上涨、5年下跌;深成指则为7年上涨、3年下跌,A股指数月涨跌幅与10月首个交易日行情无明显关联。从近十年国庆节后行业表现来看,国庆后一周一级行业上涨概率多数在50%以上,其中上涨概率靠前的行业集中在计算机、通信、电子等,这些行业在节后往往有较好表现,其中银行、非银金融、汽车在国庆后两周和国庆后一个月上涨概率仍然较高。

来源:招商证券
展望后市,多个券商对于国庆节后A股的预期较好,但也需要注意仓位控制,以更从容地应对长假前后的市场变化。华金证券认为,当前来看,A股短期可能延续震荡趋势,假期期间风险有限,可持股过节。在行业配置方面,节前建议继续逢低配置:一是政策和产业趋势上行的电子(消费电子、半导体)、通信(算力)、机械设备(机器人)、有色金属(稀有金属、贵金属)、传媒(游戏)、计算机(AI应用)等行业;二是基本面可能有所改善的电新(固态电池、储能、风电)、创新药、新消费、食品、军工等行业。
兴业证券表示,当前资金面正反馈仍偏积极 ,交易性资金活跃度维持高位,融资交易活跃度处于2018年以来高位区间,近期参与交易的投资者数量回升,印证市场热度。A股上行态势有望延续,上行过程中不建议轻易离场:积极型投资者可继续参与流动性驱动行情,博弈AI、芯片、机器人等高弹性方向;稳健型投资者可聚焦港股互联网、军工、创新药、新能源等景气板块,把握投资机会。
中信建投分析,目前A股市场估值已明显修复,国庆长假期间,投资者无法应对突发事件交易,部分保守型投资者会选择节前减仓、节后加仓以避险,这导致A股长假前5个交易日通常交易冷清、成交量萎缩,节后则易现“开门红”。因此,积极型投资者可节前加仓、持股过节以获取一定风险溢价;稳健型投资者可维持仓位,节后根据国内外因素变化灵活应对。
华泰证券指出,当下绝对回报资金出现阶段性止盈。节前股市节奏将相对平缓,不过日内波动可能仍偏大,10月中下旬各方配合度或更佳,市场有望出现新信号,为投资者提供新的布局方向。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