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深圳国资概念股逆市走强,建科院等多只个股涨停。深圳发布推动并购重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加快实施国企战略性重组。同时,深圳国资系近期大动作不断,基金设立成为亮点,为深圳国资发展注入新动力。



  深圳国资概念股,大幅异动!并购重组成热点

  今日,在大盘调整的背景下,深圳国资概念股逆市走强,建科院、特发信息、天健集团、深物业A等超10只个股涨停,并购重组成为市场关注焦点。深圳国资概念股的活跃,不仅体现了市场对深圳国资改革的积极预期,也反映了投资者对并购重组带来的发展机遇的认可。

  深圳昨日傍晚发布的推动并购重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是引发上述板块异动的主要原因。行动方案提出,加快实施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提升地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对轻资产科技型企业并购重组标的估值包容度。

  有分析人士指出,自去年9月底“并购六条”发布以来,深圳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案例不断涌现,主要聚焦新质生产力强链补链、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等方向。上述行动方案的出炉,有望进一步加速推动深圳本地股,尤其是当地国企的并购重组步伐。

  深圳国资概念股掀起涨停潮

  10月23日盘中,深圳国资概念股集体大涨。截至午间收盘,建科院、广田集团、深赛格、深物业A、特发信息、特力A、中新赛克、深纺织A、力合科创、深粮控股、深圳能源、天健集团等涨停,深水规院涨近12%,深振业A、特发服务、深城交、深圳燃气、怡亚通等纷纷跟涨。

  从消息面来看,10月22日,深圳市地方金融管理局等多部门联合印发《深圳市推动并购重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目标到2027年底,辖区上市公司质量全面提升,并购重组市场量质齐升,累计完成并购项目超200单、交易总额超1000亿元。

  行动方案提出,加快实施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提升地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对轻资产科技型企业并购重组标的估值包容度,加快国资新兴产业前瞻性布局。鼓励各级政府投资基金和国资平台与银行金融资产投资公司(AIC)、险资等金融机构,以及“链主”企业、龙头上市公司等产业资本开展产业基金合作。

  另外,行动方案提出,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支持“链主”企业、龙头上市公司等开展上下游并购重组,推动重点产业集群能级提升,为深圳国资发展注入新动力。

  据了解,截至2024年底,深圳市属企业总资产5.1万亿元。深圳国资国企大力推进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持续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

  大动作不断

  值得关注的是,深圳国资系近期大动作不断,基金设立成为亮点。

  10月16日,深圳市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赛米基金)正式揭牌成立。该基金首期规模50亿元,将重点投向半导体装备及零部件等领域。

  上述基金在半导体装备领域侧重并购整合与先进制程突破,芯片设计领域聚焦人工智能芯片与新兴计算架构布局,先进封装领域着力突破海外专利技术封锁。

  10月21日,深圳市建源政兴股权投资基金正式揭牌,标志着规模70亿元的AIC产业母基金落地福田。

  建源政兴基金由建信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等共同发起设立,除70亿元母基金外,后续拟设子基金将实现规模放大至200亿元。

  据南方+报道,在投资方向上,建源政兴基金将与福田已落地基金形成联动,聚焦四大关键赛道。通过推动多层次基金群与粤港澳大湾区重点项目对接,提升资金配置效率与产业链协同能力。

  基金管理方面,建信金投私募基金管理(北京)有限公司与深圳市海洋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共同担任GP。

  据悉,建源政兴基金的设立,是福田区域金融体系从“资金引入”向“机制塑造”过渡的起点。后续将持续强化政策工具设计与项目服务落地能力,为深圳建设全球竞争力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资金引擎与制度支撑。

  据深圳市国资委消息,经过多年改革探索,深圳国资国企形成了创业、创新、创投协同发展的“深圳国资模式”。截至2024年底,深圳国资打造了包括种子基金等在内的国资基金群,各类基金超过500只,基金总规模超7000亿元,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资金规模超90%。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