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市场活跃,非银金融领域迎来发展良机
AI导读:
近期港股市场交投活跃,港交所业绩显著增长。南向资金净流入创新高,非银金融领域前景广阔。保险行业盈利修复,港股通非银ETF规模份额创新高。
近期,港股市场交投持续活跃,带动港交所业绩显著增长。长江证券指出,2025年前三季度香港交易所实现归母净利润134.19亿港元,同比增长44.8%,主要得益于现货、衍生品与商品市场交易活跃度大幅提升,其中联交所股本证券日均成交额同比上涨132.4%,沪深港通日均成交额增幅达228.7%。伴随一系列互联互通政策推进,预计港股市场流动性将持续改善,整体活跃度与港股估值水平有望进一步提升。
Wind数据显示,11月11日,南向资金通过港股通净流入44.67亿港元,今年以来累计净流入已超过1.3万亿港元;自港股通开通以来的累计净流入规模也突破5万亿港元,刷新互联互通机制开通以来的最高纪录。行业方面,截至11月10日,南向资金对金融、信息技术、可选消费行业持仓市值居前,分别为15762.36亿港元、13100.89亿港元、9018.37亿港元。港股市场表现强劲,吸引了大量资金流入。
国信证券展望2026年非银金融行业时表示,在“十五五”规划开局之年,科技创新与绿色经济等国家战略方向将推动金融资源更精准配置,促进产业与金融形成“双向奔赴”的新生态。资本市场资金结构预计将更趋均衡,居民资产配置意识觉醒与保险、年金等长期资金稳步入市,有助于平抑市场波动,推动成长与价值风格再平衡,为非银金融机构创造结构性发展机遇。非银金融行业前景广阔。
中信建投证券指出,美联储降息背景下港股市场流动性趋于宽松,有利于提升非银板块的向上弹性。尽管11月以来港股成交活跃度环比有所回落,但资产端市值较10月底增长逾21%,显示市场信心逐步修复。在政策红利与市场环境改善共振下,港股非银金融领域具备较强配置吸引力。港股非银金融领域迎来发展良机。
长江证券分析认为,保险行业在权益市场回暖背景下展现出显著利润弹性,中国人寿与新华保险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60.5%和58.9%,主要受益于投资收益大幅提升。其中,中国人寿总投资收益率达6.42%,新华保险年化总投资收益率更是达到8.6%,位居行业前列。随着险企深化分红险转型、优化渠道结构,负债端质量持续改善,行业整体进入盈利修复通道。保险行业盈利修复明显。
场内ETF方面,截至2025年11月12日10:33,中证港股通非银行金融主题指数强势上涨2.02%,港股通非银ETF(513750)上涨2.47%。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81.23%,其中权重股中国人寿上涨4.38%,新华保险上涨4.06%,中国太保、友邦保险等个股跟涨。
规模方面,港股通非银ETF最新规模达246.54亿元,创成立以来新高。份额方面,港股通非银ETF最新份额达142.14亿份,创成立以来新高。从资金净流入方面来看,港股通非银ETF近9天获得连续资金净流入,最高单日获得6.53亿元净流入,合计“吸金”25.47亿元。
港股通非银ETF(513750):市场首只且唯一一只跟踪港股非银指数的ETF,不受QDII额度限制;其中牛市“第二旗手”保险占比超6成。从港股通证券范围中选取符合非银行金融主题的不超过50家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港股通范围内非银行金融主题上市公司的整体表现。场外联接(A类:020500;C类:020501)。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